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优化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以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脂质体与齐墩果酸比例、乙醇与氯仿的比例以及加热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脂质体中齐墩果酸含量,同时对其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进行评价,粒度分析仪分析脂质体粒径。结果齐墩果酸脂质体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为2∶1,脂质体与齐墩果酸比为2∶1,乙醇与氯仿比为1∶1,制备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齐墩果酸脂质体包封率为85.29%,平均粒径为150.4 nm,加标回收率为99.08%( RSD=0.61%,n=3)。该脂质体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24 h。结论该方法制备的齐墩果酸脂质具有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回收率理想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玉屏风颗粒结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2组均治疗4周,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中医症状积分,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IgE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IL-4、IL-10、白细胞三烯B4(leukotrienes B4,LTB4),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53/56)、对照组为80.4%(4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4,P<0.01).治疗后,观察组流鼻涕[(1.2±0.1)分比(2.0±0.2)分,t=6.420]、鼻部瘙痒[(1.2±0.3)分比(1.7±0.3)分,t=7.003]、打喷嚏[(0.8±0.1)分比(1.3±0.1)分,t=6.716]、鼻塞[(1.1±0.1)分比(1.6±0.3)分,t=7.256]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E[(114.48±9.85)IU/ml比(130.64±10.51)IU/ml,t=6.994]、VCAM-1[(512.56±13.84)μg/L比(624.98±7.06)μg/L,t=7.80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4[(16.25±1.53)ng/L比(22.38±3.16)ng/L,t=5.458]、IL-10[(15.98±2.43)ng/L比(21.82±1.75)ng/L,t=6.149]、LTB4[(59.14±0.96)ng/L比(67.46±3.04)ng/L,t=5.34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66%(3/53)、对照组为26.67%(1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4,P=0.004).结论 玉屏风颗粒结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可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43.
马鹏  张泽渊  刘渊 《新中医》2014,46(11):203-204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右归饮及右归饮+灸甘草汤组对脐静脉内皮细胞促红细胞生长素受体(EPOR)及FLT3表达的影响。方法:脐静脉内皮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炙甘草汤组、右归饮组、右归饮+炙甘草汤组,每组分别加入相应的中药液,于培养3天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表面EPOR及FLT3表达情况。结果:在调节EPOR表达方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个给药组细胞表面EPOR表达均有所上调,但右归饮组EPOR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个给药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炙甘草汤组能极大下调细胞表面FLT3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右归饮+炙甘草汤组、右归饮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也下调了FLT3的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个给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刺激细胞表面EPOR与FLT3表达表现出相反效果,炙甘草汤、右归饮调节作用存在特异性,两个方剂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4.
李隆云  张应  马鹏  吴叶宽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060-3064
为了确定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外观形态、产量和质量,比较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花蕾的质量。结果表明,开花型和花蕾型灰毡毛忍冬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外观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花蕾发育,产量逐渐增加;开花型灰毡毛忍冬花蕾开放后(银花期、金花期)绿原酸含量极显著降低,开花前(幼蕾期、青色期、大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花蕾型灰毡毛忍冬黄白期灰毡毛忍冬皂苷乙显著降低,幼蕾期和青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的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开花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大白期,采摘时段为10:00以前和18:00以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青白期,采摘时段为8:00以前和18:00以后。  相似文献   
45.
中风后疲劳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防治有着深远且重要的临床意义。王永炎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一类在中风病发病之初即表现出气虚甚则阳虚为主而邪实一面临床特征并不突出的患者,此类患者经及时益气温阳通络治疗后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因此提出了“阳(气)虚化风”的病机新认识。其内在本质为阳气不足,变化生风。发病后,患者仍旧正气不足,或清阳不升,或气血运行乏力,瘀血阻于脑络,或阳气不足,有形之邪积聚,终致脑窍不荣,表现为脑力不足,不耐疲劳的特征。因此“阳(气)虚化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既往报道的中风后急性期疲劳患者存在相关性。本文旨在从“阳(气)虚化风”病机角度对中风后急性期疲劳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思路进行诠释,以此期待提高临床医师对中风后急性期疲劳发病病机的认识,加强在中风急性期予以补气活血通络治疗的意识,进而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76例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鼓膜穿刺组39例和药物治疗组37例,鼓膜穿刺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药物治疗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听力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L-8、TGF-β1水平均下降,且鼓膜穿刺组血清IL-8、TGF-β1水平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气导听阈改善幅度、气骨导差改善幅度均大于药物治疗组(P0.01)。鼓膜穿刺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听力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胃肠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且拔除气管导管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并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布托啡诺注射液4 μg·kg-1·h-1 +盐酸右美托咪啶0.1 μg·kg-1·h-1);对照组采用单一模式镇痛:术毕且拔除气管导管前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枸橼酸舒芬太尼0.05 μg·kg-1·h-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SA)、术后24 h IL 6水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静脉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点(1、6、12、24、48 h)观察组VS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 IL 6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狄奥宁点眼诱发青光眼一例马鹏天(合肥解放军一O五医院眼科,合肥230031)1%狄奥宁点眼诱发青光眼,国内文献未见报道,今将我院发生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安××,女,65岁。因双眼胀痛、恶心、呕吐三天,于1992年6月6日来我院门诊,以双闭角型青光眼(左...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特征,探讨细胞、体液免疫与肝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1日—2020年2月26日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616例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分为肝功能异常组(265例)及肝功能正常组(351例),分别对患者一般情况、血生化、凝血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进行比较,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两组的细胞免疫CD3%、CD3计数、CD4计数、CD8%、CD8计数与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C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细胞免疫CD4%、CD4/CD8、CD19%、CD19计数、NK细胞(CD16+CD56)%、NK细胞(CD16+CD56)计数与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4(C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 - 19患者早期肝损伤的发生可能与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4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既往手术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14例患者首次出现症状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22个月,中位间隔时间为11个月。其中9例以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5例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且有2例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既往8例为择期腹腔镜手术,4例为急诊腹腔镜手术,2例为急诊开腹手术。12例次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5例次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2例次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所有患者均经过MRCP检查证实胆总管结石。所有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5~164min,中位手术时间90min;手术出血量15~154ml,中位出血量48ml;术后住院时间5~14天,中位住院时间7天。结论 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原症状不缓解或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时,甚至发热、黄疸、并发急性胰腺炎时均应考虑胆总管结石残留可能,且腹腔镜手术治疗残留胆总管结石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