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病例1:女性,25岁,已婚。因“反复双髋疼痛伴渐进性腰背部疼痛、晨僵3年”,在外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既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柳氮磺胺吡啶(SSZ)和甲氨蝶呤(MTX)效果不佳,否认肿瘤家族史。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骨盆 X 线检查示:双侧骶髂关节炎Ⅲ级;MRI:右髋关节炎性改变伴积液;C 反应蛋白(CRP)15.9 mg/L;血细胞沉降率(ESR)49 mm/h。在排除了病毒性肝炎及结核后,给予依那西普25 mg,2次/周,皮下注射;告知患者采取避孕措施。3个月后患者CRP、ESR、症状体征评分(BASDAI)、躯体功能评分(BASFI)明显好转,并持续缓解。2011年9月发现患者意外怀孕4周,遂停用依那西普治疗。2011年12月26日(孕12周)患者因腰背痛、夜间痛及晨僵加重就诊,查 CRP 65 mg/L,ESR 95 mm/h, BASDAI 评分9.2,BASFI 评分5.5,患者及家属要求重新应用依那西普,在告知风险及填写知情同意书后给予依那西普25 mg,2次/周,皮下注射;3个月后病情达到缓解,依那西普减量为25 mg,1次/周,皮下注射;每月随访 1次,产科胎检监测均正常,依那西普治疗至孕36周,患者症状控制良好,临床评价指标明显改善。2012年6月29日(孕39周)患者顺利产下一健康女婴,新生儿 Apgar 评分10分。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皮肌炎(DM)、多发件肌炎(PM)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胸部X线、胸部高分辨CT(HRCT)及肺功能等肺部表现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住院的33例DM/PM合并ILD除外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ILD患者经胸部X线及HRCT证实.根据临床-影像学特点并结合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参照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协会问质性肺炎的分类诊断标准,推断分析病理类型主要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57%)和寻常性间质性肺炎(UIP)(25%). UIP类型预后差、病死率高(70%).结论 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推断病理类型主要为NSIP和UIP,其中UIP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83.
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 ,涉及一系列免疫反应 :抗原进入关节腔后诱导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并上调粘附分子在外周血免疫细胞和滑膜上皮细胞上的表达 ,招募炎症细胞向关节腔内聚集。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Ⅱ分子和T细胞受体结合形成的三分子复合物 (MHCⅡ Ag TcR)激活T细胞 ,加上粘附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上调 ,导致细胞因子进一步释放。这些促炎症细胞因子刺激滑膜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软骨细胞增生 ,又反过来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  相似文献   
8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多基因病.病因不清.但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已比较清楚,滑膜炎症不仅引起关节疼痛和肿胀,而且导致不可逆的骨和关节破坏.  相似文献   
85.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和滑膜金属蛋白酶-1和-3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关节炎 (OA)的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的进行性变性和破坏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未明。近年研究提示 ,OA的这种病理改变与金属蛋白酶 (MMPs)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可能有关[1] 。我们检测了MMP 1、 3在OA软骨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状况 ,以探讨两者在OA发病中的作用。一、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 :膝OA病人均符合Altman等[2 ] 的OA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包括意外受伤截肢患者或意外死亡者。膝OA患者 14例 ,男 5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8 2± 11 1)岁 ;正常对照组 11例 ,男 5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1 3± 9 6 )岁。2 …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方法对51例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X线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热、皮疹、关节炎、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关节受累以腕关节(84%)最常见,其次是膝(75%)、肘(53%)、踝(51%)、肩(49%)、近端指间(45%)和掌指关节(31%);其他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咽痛(92%)、淋巴结肿大(82%)、肌痛(80%)、脾(55%)、肝肿大(43%)、腹痛(41%)、胸膜炎(31%)、心包炎(29%)。常见的阳性实验室检查依次有:血沉增快(96%)、血清铁蛋白(92%)、C反应蛋白(90%)、血小板升高(86%)、GPT升高(73%)、贫血(69%)、IgG(43%)、IgA(33%)升高。X线检查示:最易受累的关节是腕关节,而非近指或掌指关节,其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87%)和关节间隙狭窄(23%),很少出现侵蚀性破坏(8%),这明显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结论成人Still病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是一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87.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JIA)过去美国称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欧洲称幼年慢性关节炎。 2 0 0 1年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将 16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关节肿胀 ,持续 6周以上统一命名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并分为 7种类型[1] 。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人类白细胞抗原研究显示 ,多种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与JIA有关[2 ,3 ] :①HLA DRB1的亚型与多种类型JIA有关 ;②HLA A2、DR5、DR8、DPB1 0 2 0 1具有特征性 ,主要见于早发的寡关节型JIA ,多为女性 ,常伴有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抗核抗体阳性 ;③迟发的寡…  相似文献   
88.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是细胞因子调节网络中的关键因子。 1985年Arend等[1] 首次发现体内存在一种细胞因子 ,对IL 1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而对IL 2和细胞增生没有刺激作用 ,后证实该因子可与IL 1受体 (interleukin 1receptor,IL 1R)特异性结合而不引发任何生物学信号 ,从而阻断IL 1的生物学活性[2 ] ,故定名为IL 1受体拮抗剂 (IL 1Rantago nist,IL 1Ra)。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是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的以滑膜炎和关节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已证…  相似文献   
89.
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的骨质丢失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血管翳直接侵害关节边缘引起的局灶性骨侵蚀 ;软骨下骨的局灶性侵蚀 ;炎症关节的关节端骨量减少。RA的炎症过程还可以通过全身作用影响骨再建 (boneremodeling)而发生全身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1] 。本文主要综述RA的局灶性骨侵蚀发生机制。1 破骨细胞参与RA的骨吸收破骨细胞是生理状态下骨吸收的主要细胞类型 ,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 ,通过表达多种整合素、金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K和耐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 (TRAP)…  相似文献   
90.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作阐述了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加强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患的社会,心理问题,详细记录在医疗书中,为药物治疗和去除其社会心理因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