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护理服务是医院核心竞争力重要的内生性资源,护理品牌服务可吸引患,凝聚市场注意力。改革创新则是形成护理品牌服务的核心和关键。建立药物配置中心和护士人力调配中心,实行量化管理、首席责任护士、五心服务、九率监控等为护理品牌服务注入了活力,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满足了患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02.
护理单位层级划分在预防SARS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合理的SARS防护和督查标准,达到有效防护。方法:细化防护等级.建立四层级SARS防护,制定特殊防护要求,检测评价标准。结果:通过有效防护达到SARS零感染。结论通过护理单位防护层级构建理清了SARS防护的管理思路,使SARS护理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消除了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产生了SARS防护与常规工作互补、互动、互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患者男 ,39岁 ,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查体 :12导联体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心脏运动试验阴性。在做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发现晚餐饮白酒约 6 0 0ml后 ,出现心悸、头晕 ,并伴意识丧失 ,持续约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回放记录卡时发现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心电图示部分P波后脱落QRS波群 ,最长R R间期为 5 .4s,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持续约 18min后ECG恢复窦性正常心律。次日复查动态心电图 ,嘱其不饮酒 ,并做屏气试验及诱发恶心、呕吐 ,均未见房室传导阻滞。讨论 :本例患者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仔细询问病史后 ,方知患者数年前曾出现过一次酒后晕厥 ,但是未记录心电图 ,考虑晕厥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本次动态心电图检测中 ,因饮酒时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酒精作用消失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次日动态心电图 (未饮酒 )正常。由此认为 ,患者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过量饮酒有直接关系。据文献报告酗酒可诱发早搏、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 ;饮酒与饮茶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影响心肌电生理活动 ,导致心肌传导时间不应期延长 ,房室传导速度减慢所致。本...  相似文献   
104.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口腔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生长因子通过特异性受体控制多种类型的细胞尤其是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表皮生长因子成员之一的转化生长因子α在肿瘤中检出率明显升高,提示其与肿瘤存在着某种关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与某些癌基因蛋白有高度同源性,两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另外,有实验证明人乳头瘤病毒可能协同受体促使细胞表型转化。因此,表皮生长因子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对其它口腔疾病发病机制的探索、治疗方法的选择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结节病诊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蕾  孙兰英 《西南军医》2006,8(2):50-51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8岁,因胸痛1月,全身(左肘内侧、双大腿内侧)皮下结节半月,呼吸不畅、吞咽困难1周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双侧腹股沟区、可扪及多个粟粒至黄豆大小淋巴结,质中等,光滑活动度好,无压痛。左肘内侧、背部、双大腿内侧均扪及多个粟粒大小皮下结节,质韧,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曾经在外院行右上臂皮下结节活检提示“结核”。入院后行胸腹部CT检查提示:纵经在外院行右上臂皮下前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成块,约30mm×35mm,密切均匀,CT值为51.89Hz~43.94Hz不等,边界和周围组织欠清。气管、支气管通畅。肺窗提示双肺门影明显增大。脾…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将孤雌胚胎干细胞(parthenogenetic embryonic stem cells,PgESCs)移植到新生鼠脑内,观察其增殖及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形态特点。方法分别向出生24h及72h小鼠脑内注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标记的孤雌胚胎干细胞,并于移植3d和7d后进行取材、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出生24h和72h后进行干细胞移植的新生鼠中,移植3d后,孤雌胚胎干细胞可以稳定的在小鼠脑内生长,形态和分布无明显变化;7d后能够分化为具有神经细胞样突起的细胞团。结论 PgESCs具有胚胎干细胞相似的体内分化潜能,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EEG)在新生儿、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1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早产儿脑电图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患儿中,新生儿65例,早产儿53例。65例新生儿中,临床HIE分级轻度27例,中度24例,重度14例,其脑电异常分别为17例(62.9%)、20例(83.3%)和14例(100%),重度HIE脑电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HIE新生儿(P<0.05)。53例早产儿HIE临床分级轻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18例,轻度HIE早产儿10例(66.7%)出现脑电异常,中度和重度HIE早产儿脑电均异常,中度和重度早产儿HIE脑电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HIE早产儿(P<0.05)。结论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轻重程度有关,并能间接反应脑功能状态和脑损害程度,对HIE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治疗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测对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CPAT)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丹迪公司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5例CPAT患者术前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面神经电图(ENG)、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四项电生理联合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作分析对比。结果所检25例CPAT患者,BAEP异常25例(100%),BR异常22例(88%),ENG异常6例(24%),SEP异常2例(8%)。BAEP和BR检测异常率均高于ENG和双上肢SEP(均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瞬目反射联合面神经电图对于CPAT所致的听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脑干功能损害程度的判定具有临床参考价值,而常规SEP检测方法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66例总胆红素〉171μmol/L的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120)ml,静滴,1次/天;对照组(33例)用岩黄莲注射液12ml,静滴,1次/天。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治疗前后TBil、ALT、AIJP和γ-GT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复方甘草酸苷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0.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将"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医院医疗服务品质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也是医院等级评审和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患者满意度可较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