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丽君 《人民军医》2003,46(6):363-364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6 5岁 ,因阵发性心慌、气短、头昏 5年 ,加重伴晕厥发作 5min入院。 5年期间未系统诊治 ,间断口服丹参片等中药。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体温 36 5℃ ,脉搏4 4 /min ,呼吸 16 /min ,血压 12 0 / 75mmHg ,神清 ,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5 0 /min ,节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 ,无杂音 ,四肢活动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 5 7/min、T波倒置 ,心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动态心电图心房纤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 3…  相似文献   

2.
陈仕迅  陈彬 《西南军医》2008,10(3):66-67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高原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诊治的343例高原心脏病患者作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发生心律失常类型以及有无心力衰竭进行统计。结果在343例患者中有214例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5例,窦性心动过缓27例,窦性停搏11例,室上性早搏159例,房性心动过速67例,心房颤动14例,室性早搏133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30例,束支传导阻滞8例;单一心律失常100例,发生心力衰竭14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113例,发生心力衰竭48例。结论成人高原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说明缺氧既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又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心电图检查尤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律失常型高原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房室传导阻滞是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一种心电图表现,但部分是属于功能性者,这种房室传导阻滞可因体位改变或静注阿托品而消失,研究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两者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所遇5例,作如下报道。临床资料见附表: 讨论 房室传导阻滞多由各种心脏病、严重感染、洋地黄、奎尼丁等过量,外伤、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使房室传导的不应期呈暂时性、间歇性或永久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72岁。因晕厥2次送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体检:P33/min,BP50/0mmHg,表情淡漠。立即给予升压等对症处理。心电图示:P正常,频率65/min;QRS时间〉0.128,频率33/min,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呈完全性房室分离;QnS波V1~V3导联呈rsR’型,诊断:室性逸搏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之出现烦躁,即之意识丧失,心电监测示:心室颤动,立即给予直流电除颤等紧急处理,数分钟后患者意识、心律恢复,BP105/65mmHg。复查心电图示:P波正常,频率104/min;QnS时间〈0.12s,频率104/min,P波与QnS波有固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运动员心脏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正常人中出现心脏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很少见,但在年青的运动员中则比较常见,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运动员中出现的心脏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数属功能性改变,近年来Holter心电图的应用发现临床上正常的大学生等在夜间睡眠时可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81岁。自述因感冒、头昏、食欲不振,服中药1周未见好转前来就诊。否认既往有心脏疾患,晕厥、心悸等病史。心电图示:P波规律出现,P-P间隔规整,频率108次/分,PⅡ↑avR↓。R  相似文献   

7.
心律平中毒的临床特征与救治(附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 ,2 0岁 ,家政人员 ,自服心律平 90片(每片 5 0mg ,总量服 4 5 0 0mg)后约 10h昏倒 ,倒在附近一公园内 ,送入我科时呈昏睡状态 ,但呼之能应 ,语言缓慢 ,表情淡漠 ,查体不合作 ,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等指标均正常 ,除面颊部皮肤轻度擦伤外 ,无其它重要阳性体征 ,心电图显示窦房 ,房室及室内传导功能均有轻度抑制 ,给予复方氯化钠液体静滴过程中患者完全清醒 ,并坚持要求回家 ,但患者很快又出现神志模糊 ,呼吸变慢 ,血压消失 ,心电图表现为全心脏传导阻滞加重 ,心率约 30次 min ,并很快转为室性蠕动波 ,立即给…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8岁,反复胸闷、气促、心悸2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8年3月1日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伴有心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Ⅲ级",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心电图: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20 ms.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94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4%;左心室壁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下降,左心室侧壁和后间隔达峰时限最大差值90 ms.  相似文献   

9.
迷走神经对心脏自律性和传导性产生影响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报导已屡见不鲜。通常认为卧位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对房室结传导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深吸气运动或坐位、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消除了迷走神经兴奋的优势,房室结传导速度加快,因此使房室传导阻滞(AVB)得以改善。本文3例AVB均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平素无心脏症状,并在运动、坐位或站立位后AVB有所改善,易单纯考虑系卧位性AVB,植物神经张力不均衡所致。但通过仔细分析及心电图动态观察,结合电生理检查证实,其中2例存在房室结双径路。说明迷走神经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右小腿及左足外伤3h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入院查体及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肌酶、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X线摄片发现右胫腓骨中段骨折,心电图检查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入院诊断:右胫腓骨中段骨折,左足软组织损伤,三度AVB。立即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胫腓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以往曾认为体表心电图出现长BR间期大于1.5s或/和1s以上相等BR间期,即诊断为房颤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且多见于洋地黄过量。是停用洋地黄的指征。本组观察26例房颤患者在应用洋地黄时出现长BR间期。并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的房室传导功能。旨在探讨此种心电图现象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2 9岁 ,阵发性胸闷 2年 ,加重 2 0d ,症状在夜间尤为明显。既往身体健康。查体 :血压 113/ 75mmHg(15 / 10kPa) ,脉搏 73次 /min ,咽充血 (+) ,心音正常 ,心律齐。常规心电图 (白天 ) :窦性心律 ,正常心电图 ,活动后心率可达 96次 /min。胸部X线及心脏B超正常。2 4h动态心电 ;白天为正常窦性心律 ,晚间入睡 2~ 3h后 ,间断反复出现由Ⅰ度转为Ⅱ度Ⅰ型的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夜间有胸闷喜叹气 ,醒后觉心悸。讨论 一般认为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多发生在房室交界区近端 ,多由暂时性的原因所致 ,如心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完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641例患者腺苷药物负荷试验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AS 8.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腺苷注射前,641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436例(68.0%),心电图异常205例(32.0%).腺苷注射过程中新出现心律失常132例(20.6%,132/641),其中房性早搏39例(29.5%),室性早搏45例(34.1%),窦房阻滞8例(6.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5.3%),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6例(19.7%),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4.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8%);需停药13例(9.8%).腺苷注射终止后新出现心律失常28例(4.4%,28/641),其中房性早搏16例(57.1%),室性早搏11例(39.3%),窦房阻滞1例(3.6%).641例患者腺负荷试验中共35例(5.5%)出现心电图ST段压低>0.1 mV,39例(6.1%)予停药处理,无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心肌灌注显像结果:36例心肌缺血改变,8例心肌梗死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用腺苷药前、中、后心律失常并不增加出现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改变的风险[P=0.9613,比值比(OR)=0.982,95%可信区间(CI)0.471~2.046;P=0.9511,OR<0.001,95%CI:<0.001,>999.999;P=0.9931,OR<0.001,95%CI:<0.001,>999.999],并且腺苷注射过程中出现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及ST段压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298,0.5317,P均>0.05).ST段压低>0.1 mV的患者出现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风险增加(P=0.0005,OR=5.608,95%CI2.110~14.905).结论 腺苷负荷试验过程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但多为一过性,出现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有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完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641例患者腺苷药物负荷试验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AS 8.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腺苷注射前,641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436例(68.0%),心电图异常205例(32.0%).腺苷注射过程中新出现心律失常132例(20.6%,132/641),其中房性早搏39例(29.5%),室性早搏45例(34.1%),窦房阻滞8例(6.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5.3%),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6例(19.7%),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4.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8%);需停药13例(9.8%).腺苷注射终止后新出现心律失常28例(4.4%,28/641),其中房性早搏16例(57.1%),室性早搏11例(39.3%),窦房阻滞1例(3.6%).641例患者腺负荷试验中共35例(5.5%)出现心电图ST段压低>0.1 mV,39例(6.1%)予停药处理,无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心肌灌注显像结果:36例心肌缺血改变,8例心肌梗死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用腺苷药前、中、后心律失常并不增加出现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改变的风险[P=0.9613,比值比(OR)=0.982,95%可信区间(CI)0.471~2.046;P=0.9511,OR<0.001,95%CI:<0.001,>999.999;P=0.9931,OR<0.001,95%CI:<0.001,>999.999],并且腺苷注射过程中出现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及ST段压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298,0.5317,P均>0.05).ST段压低>0.1 mV的患者出现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风险增加(P=0.0005,OR=5.608,95%CI2.110~14.905).结论 腺苷负荷试验过程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但多为一过性,出现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有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1岁,因心悸、胸闷2d来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无心脏病史,心电图正常。体检:血压16.0/12.okPa,心界不扩大,心脏无杂音,心律不齐,平均心串180/min。肺无音。肝脾未触及。心电图所示:多数导联可见宽窄形态不一的QRS波群共存,且无规律的交替出现,心宝率较快不规则。较窄的QRS波群时间为0.06~0.08s,频率平均为明7/min。宽大的QRS波群时间为0.08~0.12s,频率平均为190/min。宽大的QRS波群有时连续出现,而大部分初始部有比较明显的6波。各导联P波消失,在R-R之间可见f波。R-R间隔不匀齐,…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者为女性,35岁,主因反复心悸10余年,再发2个月入院。既往病史无特殊。查体结果:体温37.1℃,脉搏95次/m in,呼吸18次/m in,血压120/80 mmHg。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五项、血脂、甲功五项、乙肝五项均正常,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及H IV抗体均为阴性、动态血沉三项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胸片未见特殊改变。常规心电图亦正常。经食管电生理检查,给予S1S2程序刺激后,诱发出179次/m in的心动过速(图1),从食管心电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QRS波后有一P波,QRS波形态正常,说明激动是经房室结下传,旁路逆传型心动过速。后经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再无心悸症状,随后康复出院。图1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波形2讨论临床上较常见的一部分房室旁道因无前向传导功能,无论窦性心律还是心房起搏时从不显示心室预激。  相似文献   

17.
韩秀萍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16-1418
目的: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患者检测分析,评价12导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98例门诊心律失常患者,并进行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心律失常指标做定量分析。结果①12导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者238例,占81.2%,无心律失常者60例,占18.8%。②窦性心律失常者64例,占27%,室性心律失常者107例,占45%,房性心律失常者28例,占12%,房室传导阻滞者16人,占6.7%,束支传导阻滞者23人,占9.3%。③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心血管病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较多。结论12导动态心电图可发现并明确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类型及定位检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诱发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发生变异性心绞痛诱发缺血性J波,对缺血性J波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J波发生的导联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基本相符;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伴有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15例均捕捉到与临床症状相关的一过性J波与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改变。结论变异性心绞痛合并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 应高度重视。24 h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变异性心绞痛发作过程,对变异性心绞痛合并缺血性J波的诊断可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50岁。1年前吞咽后出现胸闷、心悸症状,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心电图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图1)。查体:血压、心率、心脏大小无异常,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心脏超声:静息状态下,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未见异常;患者现场试吃吞咽食物后,心脏M型超声呈快速型心律失常(图2)。追问病史,其发作或诱发加重一般均在饮食或饱餐后,卧床、弯腰俯拾物品或屏气状态即加重。此时怀疑食源性胸痛引起,后经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诊断为:食管裂孔疝(hiatus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原因 (1)心脏生理功能的老化。老年人常有二氧化碳潴留的问题,二氧化碳的增多势必会减少血氧含量,而缺氧会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老年人往往因脂类代谢紊乱而引起窦房结、结问束及周围区域的弹性和胶原纤维局灶性增厚和脂肪浸润,后会影响心肌兴奋性的传导。这样不仅会引起心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还会引起各种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2)心脏本身患有疾病。老年人由于窦房结动脉或其发源动脉的粥样硬化而导致心房缺血及炎症、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