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1篇
  1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手术技术改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手术技术改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因椎管占位、严重后突畸形、需行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78例新鲜胸腰段脊柱骨折分为改良组(A组)和传统组(B组)。A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17~58岁,平均38·27岁;Cobb角10°~40°,平均24·71°;椎管占位率35%~80%,平均49·1%;采用倒V形切口,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B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8~57岁,平均38·73岁;Cobb角15°~38°,平均25·08°;椎管占位率33%~79%,平均48·3%;采用传统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两组均采用Z-Plate钉板内固定。对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并发症、植骨融合时间、Cobb角、椎管占位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39例获平均26个月随访(8~44个月),B组36例获平均27个月随访(9~38个月);两组间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植骨融合时间、Cobb角、椎管占位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手术并发症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改良手术入路,优化手术操作程序,改变植骨方式,能有效地减少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2.
103.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检测是细胞遗传学研究领域伯一项重要技术。临床上应用此技术主要是检测各种疾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互换频率;了解患者的DNA损伤情况;检测各种物理治疗方法对细胞遗传影响及对药物的旅为性和致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通过分析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以此作为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持续性改进的控制指标之一。方法对住院患者各种常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数和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标本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8、2009年不合格标本总数分别为803份、727份,分别占2008、2009年标本总数的0.71%、0.47%。按照拒收原因作分类统计,其中标本采集不合格为932份(60.9%),标本信息不合格为485份(31.7%),标本运送不合格为77份(5.0%),其他原因36份(2.4%),标本不合格率2008、2009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系列改进措施,有助于保证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6.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1岁,有HBV感染史7年,因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15 d入院.2008年4月2日,无诱因下出现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在广东东华医院住院,诊为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经保肝治疗症状无改善,逐渐出现发热腹痛,凝血酶原时间(PT)32 s,戊型肝炎抗体阴性,予头孢他定无缓解,于4月6日转往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诊为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复查戊型肝炎抗体阴性,胸片未见异常.给予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血浆、美罗培南、替硝唑等治疗,体温正常,腹痛减轻但黄疸仍加深,PT延长,于4月12日转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肝胆内科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7.
朱海涛  管群  陈黎  袁胜浩  杜士明 《中国药房》2010,(19):1754-1756
目的:优选风湿Ⅱ号合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煎煮、微波提取、超声提取3种方法提取药材,以绿原酸与哈巴俄苷含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法,再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煎煮法;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加水量,不浸泡,煎煮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可为研制风湿Ⅱ号合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王启斌  陈黎  李炯  郝新才  何文 《医药导报》2010,29(5):644-646
目的优选萸连止泻丸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含量与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可为萸连止泻丸提取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应用复方白及乳膏治疗手足皲裂,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皲裂程度分为Ⅰ型、Ⅱ型、Ⅲ型,治疗组32例用复方白及乳膏治疗,对照组21例用复方尿素软膏治疗,两组均早、晚以温水浸泡皲裂部位15 min后涂抹药膏,皲裂严重部位涂药后以弹性胶布缠敷,手部戴轻薄软质手套防护,足部以棉袜隔离防护,20d为一疗程,通过角质软化(含水量变化)、出血消失、痛疼减轻、皲裂痊愈4项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内治疗组、对照组Ⅰ、Ⅱ分型龟裂疗效相同(均为100%)。而包括Ⅲ型,治疗组32例治愈28例,治愈率87.5%,有效4例,有效率为12.5%;对照组21例治愈17例,治愈率80.9%,有效4例,有效率19.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白及乳膏治疗手足皲裂,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陈黎  楚亚琴  王启斌  陈林  陈科力 《中国药师》2013,(11):1679-1682
目的:测定鄂西北地区白及块茎中总酚的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酚比色法,运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白及块茎中总酚的含量。结果:采用Folin-酚比色法测定白及中总酚含量,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没食子酸对照品在0.005 3~0.063 6 mg·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55%(n=6)。结论:16种不同产地的白及药材中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保康城关,河南淅川县荆紫关镇,及郧县鲍峡的白及药材含量较高,大于10.0%,产于郧县城关的白及药材含量较低,小于2.0%。白及产地不同,总酚含量相差较大,可作为控制白及质量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