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32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228篇
  7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62.
目的 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29例2019-nCoV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液检验及CT影像学的特征.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普通型(15例)、重型(9例)和危重型(5例)3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他反映病情变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比较和分析3组患者血清中上述各指标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疾病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1)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28/29),伴或不伴有呼吸道及其他系统症状;2例死亡患者分别合并基础疾病和混合细菌感染.(2)患者外周血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23/2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0/2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27/29),降钙素原正常.多数患者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水平明显增高(20/29),白蛋白减低(15/29);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等指标无明显变化.(3)典型病例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疾病进展时病灶增多、范围扩大,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或条索影共存,部分重症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4)3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危重型高于重型、重型高于普通型.而3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8、IL-10、hs-CRP、淋巴细胞计数、LDH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与一般病毒性肺炎类似;高分辨率CT有助于鉴别诊断;患者血清中IL-2R、IL-6表达水平有助于疾病临床分型,可能有助于预测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与评价中国汉族人群TNF-α-308多态性是否与牙周炎易感性相关。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中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的TNF-α-308多态性与牙周炎相关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中文和英文文献。检索年限为1994—2011年,检索时间为2011年2月。应用Meta分析比较TNF-α-308等位基因2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是否有差异。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病例组494例,对照组501例。Meta分析显示,5篇文献不存在异质性(P=0.38);TNF-α-308等位基因2与等位基因1相比,其合并OR值为2.12(95%CI 1.57~2.86),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NF-α-30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牙周炎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发生机制,观察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对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矫治效果,从而探讨理想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取轻度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耳软骨二期修复鼻畸形。结果:本组患者共12例,随访时间1~6个月,临床矫治效果良好。结论:鼻中隔软骨、耳软骨移植对轻度唇裂继发鼻畸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存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与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 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并存高血压分组,其中不伴高血压组63例,伴高血压组65例,对照组为62例健康查体者.测定各组BNP浓度.常规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值.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QTVI)测量左心室壁二尖瓣环6个位点(侧壁和后间隔、前壁和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处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计算6个位点平均Em、Am(MEm、MAm)和E/MEm比值. 结果 糖尿病不伴高血压组、伴高血压组LVMI[分别为(91.6±17.3)g/m2、(116.7±20.5)g/m2]、E/MEm(10.3±1.8和12.5±1.4)及BNP浓度[(47.7±29.4)ng/L、(105.7±32.5)ng/L]较对照组[分别为(78.7±19.5)g/m2、8.9±1.6、(20.8±11.63)n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54、13.83和9.75,P均<0.05);不伴高血压组、伴高血压组MEm[《6.7±1.0)cm/s、(5.4±0.9)cm/s]较对照组[(5.4±0.9)cm/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6,P<0.05).糖尿病患者BNP浓度与E/A、MEm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0.51,均P<0.01),与LVMI和E/MEm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0.58,均P<0.01). 结论 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并存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更为严重.联合血浆BNP浓度和超声指标有助于准确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AASI)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探讨以AASI大小反应的动脉硬化程度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中的作用.方法 218例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血肌酐水平基本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或AASI> 0.55分为两组,比较各组间eGFR的差异,以及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GFR与AASI及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肌酐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与AASI≤0.55组比较,在AASI> 0.55组中eGFR值明显降低(P<0.001).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eGFR与AASI呈负相关(r=-0.624,P<0.001),控制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血肌酐水平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eGFR仍与AASI显著相关(r=-0.343,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 与肌酐水平、AASI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70、-0.240,P<0.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与eGFR呈独立负相关,AASI值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将其分为CLNM阳性组(n=75)和CLNM阴性组(n=78);比较2组患者术前超声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化预测颈部CLNM的价值。结果 组间患者年龄、病灶最大径、微钙化、纵横比、紧邻被膜及HBME-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C患者年龄≤45岁、病灶最大径>2.0 cm、微钙化、紧邻被膜及HBMI-1(++/+++)为颈部CLNM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logistic模型用于预测PTC颈部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85,0.888)]。结论 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化可预测PTC颈部CLNM;PTC患者年龄≤45岁、病灶最大径>2.0 cm、微钙化、紧邻被膜及HBMI-1(++/+++)均为颈部CLN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69.
7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2002-2012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探讨外科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抽取全部杨浦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年度人口资料来自杨浦区公安局,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并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002-2012年间杨浦区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1 488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3.19%.其中男性357例,女性1 131例.甲状腺癌女性平均粗发病率为19.45/105,高于男性(5.85/105,P<0.05);女性标化发病率为12.15/105,也高于男性(3.69/105,P<0.05).2002-2012年间杨浦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年均上升(APC=21.72%,P<0.05).11年间杨浦区因甲状腺癌死亡146例.年均粗死亡率男性为0.69/105,女性为1.79/105 (P<0.05);标化死亡率男性为0.35/105,女性为0.85/105 (P<0.05).男性、女性的甲状腺癌死亡率均在60岁之后明显上升.甲状腺癌患者的1~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0%、96.70%、96.10%、95.40%和94.80%.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分别为99.20%、98.90%、98.70%、98.30%和97.90%,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91.9%、90.60%、89.00%、88.00%和86.70%,P<0.05).结论 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率远高于死亡率,2002-2012年间发病率显著升高而死亡率变化不明显.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男性,手术治疗可延长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