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30000例,约占全球总新增病例数的28.8%[1]。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和放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化疗就更为重要[2]。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与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亲和力。多项研究已证实鸦胆子油乳对胃肠肿瘤、肝癌、卵巢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抑瘤作用,并具有逆转化疗药物耐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3]。可使晚期癌症患者食量及体质量增加,疼痛减轻,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随着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增加,有关其不良反应(ADRs)的病例报道有日益增多趋势。作者选择6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鸦胆子油乳减轻宫颈癌放化疗反应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60岁及以上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患者的手术疗效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老年MIA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颅内2个动脉瘤的患者95例, 3个14例, 4个1例, 5个1例;责任动脉瘤111个, 非责任动脉瘤130个。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 101例患者行一期单侧翼点入路, 7例行一期冠状入路, 3例行翼点入路分期手术治疗夹闭动脉瘤。术后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夹闭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111例患者的241个动脉瘤中, 完全夹闭216个包括责任动脉瘤111个, 非责任动脉瘤105个;其余25个非责任动脉瘤中自体筋膜包裹后生物胶固定2个, 包裹后夹闭2个, 术前血管内栓塞2个, 未做特殊处理19个。22例(19.8%)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 其中2例(1.8%)重度残疾, 3例(2.7%)植物生存状态, 3例(2.7%)死亡。53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 随访时间[M(Q1, Q3)]为8(3, 15)个月, 末次随访显示, 动脉瘤均未...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法与八脉交会配穴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疗效和匹兹堡睡眠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镇静安神法组、八脉交会穴组。镇静安神法组针刺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八脉交会穴组选申脉、照海。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针刺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的变化。结果:镇静安神法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八脉交会穴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两组间比较,镇静安神法组优于八脉交会穴组(P0.05)。结论:"镇静安神法"、八脉交会取穴法均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且"镇静安神法"对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部分指标的改善优于八脉交会取穴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QRS破碎波(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参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是否检出fQRS将患者分为无fQRS组(n=37)与fQRS...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研究哮喘大鼠肺与大肠组织表面蛋白A(SP-A) mRNA表达改变及针刺对其的调节,初步揭示肺与大肠表里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为针灸调节脏腑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捆绑组、假手术组、哮喘模型组、原络配穴组、原穴组6组.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2周后颈外静脉注射卵蛋白的方法激发哮喘发作.原络配穴组取穴太渊(双)、列缺(双),原穴组取穴太渊(双).检测各组大鼠大鼠肺与大肠组织SP-A mRNA的表达改变.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SP-A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络配穴组、原穴组大鼠肺组织SP-A mRNA表达均较哮喘模型组升高(P<0.01,P<0.05),且原络配穴组与原穴组相比,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捆绑和假手术组肺组织SP-A mRNA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原络配穴组、原穴组大鼠大肠组织SP-A mRNA表达与哮喘模型组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捆绑组大鼠大肠组织SP-A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大鼠肺和大肠SP-AmRNA发生异常表达,肺与大肠存在生物学联系,针刺能够调节肺与大肠相关的失调,并且表里经原络配穴优于单纯原穴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分析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 检索2000~2011年8月VIP、CNKI、PubMed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与常规药物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RevMan4.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2828例患者.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与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OR=3.66,其95%可信区间为(2.90,4.61),经Z检验,Z=10.99,P<0.00001].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比较,统计学有极其显著性差异[WMD=-3.96,其95%可信区间为(-4.79,-3.13),经Z检验,Z=9.37,P<0.00001].结论 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症状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但由于纳入的RCT、CCT研究文献少,随机、盲法、随访等方面应用的欠缺,且文献发表存在偏倚性,导致文献评价结果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其疗效及质量评价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37.
目的优选葛根素-黄连素体外抗糖尿病最佳配比。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得到不同配比(10∶0、8∶3、6∶5、3∶8、0∶10),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清除、α-葡萄糖苷酶抑制优选体外抗糖尿病最佳配比。结果葛根素-黄连素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葛根素-黄连素(3∶8)时IC_(50)均较小,大小依次为3.71、0.99、4.55、9.65 mg/ml。综合分析得到葛根素-黄连素体外抗糖尿病活性最佳的配比为3∶8。结论葛根素-黄连素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均具有一定体外抗糖尿病活性,配伍后体外活性优于单个使用,并存在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约20%的肾癌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已经发生肿瘤的进展转移,而且近30%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在肿瘤切除后会发生复发转移.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Sunitinib,Sutent(R))被作为进展性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10%~20%的进展性肾癌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就对舒尼替尼先天耐药,其余的患者往往在接受舒尼替尼治疗6至15个月后出现耐药和疾病进展,这些现状使得舒尼替尼并不能有效延长肾癌患者的生存期.许多研究提出信号转导旁路的活化可能是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的潜在原因,然而其生物学机制尚待阐明.另一方面,目前尚缺乏预测舒尼替尼治疗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因此,探索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寻找预测舒尼替尼治疗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十分迫切.LncRNA可多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与miRNA、mRNA或蛋白质结合发挥转录后水平的调控.LncRNA参与调节肿瘤的多种生物学特性,包括增殖、凋亡、转移、代谢等,然而IncRNA在肿瘤耐药尤其是舒尼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王林辉教授团队探讨IncRNA在肾癌舒尼替尼耐药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舒尼替尼抵抗的肾癌患者提供新的联合治疗靶点,并寻找可预测肾癌患者对舒尼替尼治疗反应性的组织学和血清学标志物,为肾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该成果发表于Cancer Cell杂志[2016,29(5):653-668].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阔叶五层龙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相结合对五层龙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相结合,对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五层龙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二十三烷(tricosane,2)、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3)、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4)、二十烷酸(arachidic acid,5)、二十一烷酸(n-heneicosanoic acid,6)、十七烷醇 (heptadecanol,7)、二十三烷醇(tricosanol,8)、二十五烷醇(pentacosanol,9)、pipericine(10)、4-cumylphenol(11)。结论: 化合物 2~11 均为科内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48例、恶性肿瘤患者31例,围手术期测定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指标。结果:妇科良性肿瘤组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D-D、FIB 、TT、PT、AT-Ⅲ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CI、K、Angle、MA、IN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APTT、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PT、IN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D-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FIB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APTT、AT-Ⅲ、TT 、CI、K、Angle、MA、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天、3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严密监测围手术期的凝血功能,术中和术后及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