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复方番泻叶微丸赋形剂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复方番泻叶喷雾干燥粉末微丸成型工艺的赋形剂.方法考察粉体的吸湿性、休止角,微丸的外观质量及溶散时限等因素.结果微晶纤维素可改善该粉体的性质,增加制剂的成型性能.结论微晶纤维素作为该工艺的赋形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2.
<正> 卢蓉、陈礼明(安徽省立医院)报道:某女,22岁,因患恶性葡萄胎1984年7月16日住院,注射氟尿嘧啶后出现恶心、欲吐。7月21日给予胃复安10mg,每日3次,10天后患者乳房发胀,外溢少量乳汁。经检查排除Forbes-Albright综合征,停药后上述症状消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10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水平检测,探讨血浆PCT对肾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4.
背景:要将神经干细胞替代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应用于临床,必须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植入人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识别和动态监测。 目的:拟建立菲立磁体外标记胎鼠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及检测手段,观察标记细胞移植后在活体上磁共振信号的改变。 设计、时间及地点:MRI动态评估,体内实验,于2005-01/08在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 材料:孕13~18 d SD胚胎大鼠10只用于分离、培养大鼠胚胎源性神经干细胞,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32只,用于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胚胎源性神经干细胞,使用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神经干细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分别移植入模型大鼠左侧脑内,右侧移植未标记的神经干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对标记细胞进行普鲁士蓝染色、电镜观察。细胞活体移植后1,5,14 d体内磁共振示踪。 结果:菲立磁可以高效率地标记神经干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显示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神经干细胞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电镜结果显示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的神经干细胞胞质内含有许多包裹铁颗粒的囊泡。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脑内移植的标记细胞在磁共振上呈明显的低信号改变,移植第5天低信号物质沿胼胝体腹侧迁移。在移植第14天,对称平行的两个针道已经基本看不见,病灶侧侧脑室部位低信号物质向对侧迁移,左侧侧脑室部位低信号物质基本看不见。 结论:菲立磁经多聚左旋赖氨酸转染后可体外标记神经干细胞,标记后体内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在磁共振上产生明显的低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胃癌并存病加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胃癌患者共54例已通过内镜,病检确诊.并存分别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入院后经系统的对并存病的治疗:高血压使血压控制在20/13kPa以下;冠心病通过监测后给于治疗,心电图缺血有所改善;支气管炎及肺部疾病,肺功能低下的绘于抗炎,预防性的使用气管扩张剂,祛痰等治疗,双肺哮呜音及罗音减轻;糖尿病通过全面检查了解糖尿病对心肺肾功能的影响.对症处理使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贫血的输血;血红蛋白上升到8g以上;补充清蛋白,蛋白比值有所提高,再行手术.术中根据病变惰况决定根治术式.术中监测心肺病情,适当选田静脉给药,维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对病存病不能放松,应继续治疗监测,直到患者能进食,伤口愈合,病情稳定.结果54例胃癌并存病患者,经围手术期治疗无诱发并存病加重,安全度过手术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胃癌并存病既往因多发性疾病的存在,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失去治疗的机会.如果极积的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能明显的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津冀地区临床化学性药物中毒的规律和特点,提高临床中毒救治水平,研究预防药物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仪器检测相结合,准确鉴定中毒药物,然后制作药物中毒情况调查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和中毒药物的类别、成分、中毒发生的季节以及中毒原因等分别统计。结果津冀地区临床药物中毒城市以镇静安眠药为主,有机磷以敌敌畏中毒较多见,乡村以低度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中毒为主,百草枯中毒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结论建立建全镇静类药品管理和使用制度,加强对农药的管理,普及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贮存农药的知识是减少中毒病例的有效措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家庭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电子病历内涵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影响电子病历内涵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医师综合素质能力、医务人员法制观念、科室主任重视程度,以及上级医师是否严格把关。提高电子病历内涵质量的对策包括按照学科专业特点将病历分为甲、乙类病历,建立"病历书写能力准入"制度,以及将病历质量管理由"医院级"转向"科室级"。  相似文献   
59.
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病人用药依从性好坏是影响疾病治疗的重要因素,愈来愈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全程化药学服务是药学服务的新模式,是现代医院药学发展的重点,本文阐述运用全程化药学服务理论服务病人,以期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0.
1979~2003年用药依从性文献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了解我国患者用药依从性研究现况。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源,采用自由词“依从性”等检索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有关数据。结果:获取有效文献550篇,其中1979—1994年仅5篇,此后逐年呈上升趋势;研究包括用药依从性的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干预措施、影响因素、理论探讨等内容;涉及25种疾病,以慢性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地区分布广,但不均衡,明显呈离散趋势;医疗机构是开展用药依从性研究的主要阵地。高等院校及研究所同样是研究的中坚力量;研究以合作完成为主要方式,独著仅占21.82%;文献主要刊载在精神医学、康复医学、心理、护理、药学等多学科共计257种期刊上。结论:我国在用药依从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患者用药的实际不依从现象仍普遍存在,研究人员和科研选题离散度较大,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