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其病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组织形态学改变轻重不一。IgA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1沉积为病理特征,肾脏沉积的IgA1分子铰链区O-糖链半乳糖基减少,致使IgA1分子易于自身聚集并沉积在肾小球。糖基化酶缺乏、基因突变、免疫紊乱都可能导致IgA1异常糖基化的发生。IgA1分子的异常糖基化是IgA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但其具体产生原因和致病机制仍未明确,对IgA1异常糖基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索研究性学习提升口腔本科生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优化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四年级的同学(2016级和2017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现场口腔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研究性学习结合模拟宣教,同时也进行现场口腔健康教育。通过比较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和宣教实践成绩,综合考核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能力。另外,采用问卷星了解试验组同学对本次教学改革的评价。结果: 159名口腔本科四年级的同学(试验组80人,对照组79人)参加了本项目。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口腔预防医学考试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t=4.897,P<0.01)。87.5%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结合模拟口腔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新颖,80.0%的学生认为改革后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相对于传统宣教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82.5%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口腔健康教育实践课中增加模拟宣教。结论: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模拟宣教能有效提高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口腔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03.
The response of glueagon to the change of glucose and its relation to blood pressure in 71 eide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tprandial increment of glucagon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prandial 2h plasma glucose increment<2.5 mmol/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 plasma glucose inerement≥ 2.5 mmoi/L (P<0. 05). The postprandial increment of glucag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P<0.0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d response of glucagon to the change in plasma gluco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related to increased blood gluco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04.
2006~2008年我院门诊病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明明  陈奕  杨佳艳 《海峡药学》2010,22(9):187-189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现状和趋势,为提高临床使用合理性提高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法,统计我院门诊药房2006~2008年麻醉药品的用药数量、消耗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临床应用情况。结果院麻醉药品使用数量及消耗金额波动不大,麻醉药品用于非癌症病人的比例逐年上升。癌痛首选吗啡缓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结论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符合WHO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尽管存在某些药品用量偏大,但总体用药合理,符合麻醉药品管理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春如意胶囊中芦丁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回春如意胶囊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Supelco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体积比32:68),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峰面积对质量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26.522X-0.65,r=0.9999(n=5),芦丁质量浓度在0.2096~1.048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3%,RSD为1.08%(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8例在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注射碘佛醇的速度为3~6 mL/s,用量为80~100 mL。所有患者在增强前2 h及增强后即刻、1 h、48 h分别记录各项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以及观察注射部位情况,在增强前2 h和增强后48 h,均进行肾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而且在增强时及增强后立刻、15 min、1 h和48 h分别查看、记录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注射碘佛醇后发生热感及潮红28例(8.8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4例(1.26%)。未发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汕头市龙湖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学生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和指导当地学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工作手册》要求,对龙湖区6所中学和11所小学的学生身高、体重等指标进行检测、评价。结果龙湖区13486名中小学生中,较低体重检出率为26.12%,肥胖检出率为9.14%,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36%,超重检出率为4.26%;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男生营养不良多发生在初高中阶段,女生在高中阶段;男生肥胖多发生在小学和高中阶段,女生则在初中阶段。结论营养不良防治重点在中学阶段,肥胖防治重点为男生。  相似文献   
108.
痴呆的影像诊断北村伸等痴呆疾病的鉴别诊断可通过痴呆的起病方式、病程经过、神经学检查及神经心理学检查所见来进行。X-CT、MRI、SPECT及PET的神经系统影像称神经影像学。X-CT、MRI主要显示结构的变化,SPECT、PET反映脑血流、脑代谢等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针刺孔最、三阴交、足三里对人脑血氧水平的影响,探讨应用近红外光成像技术(NIRS)测定针刺与它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半随机(测试顺序随机)方法,临床试验①:18名成年人予以伪针刺百会。临床试验②:54名成年人分为3组(18人/组)分别予以针刺孔最、三阴交、足三里。于针刺前后分别实行语言流畅性课题测试,并应用NIRS测试大脑皮层血氧浓度变化。结果:临床试验①伪针刺组针刺百会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0.8 mMcm·s,针刺后为9.2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未出现明显差异。临床试验②:孔最组针刺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8.1 mMcm·s,针刺后为8.6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出现了有意义的减少(P=0.001)。三阴交组针刺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6.1 mMcm·s,针刺后为17.4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略见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三里组针刺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3.8 mMcm·s,针刺后为10.1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略见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孔最使前头部脑血氧浓度水平减少,针刺足三里使前头部脑血氧浓度水平有减少趋势。针刺三阴交使前头部脑血氧浓度水平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0.
陈奕 《北京医学》2011,33(5):444-444
患者34岁,女,孕8个月,因恶心呕吐2d、胎动减少1d于2009年3月17日就诊。孕期平顺,无阴道出血及外伤史。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140次/min,呼吸26次/min。一般情况差,淡漠,皮肤黏膜苍白。腹膨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