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脑血管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病因多种多样,症状错综复杂,缺乏特异性。以往由于缺乏影像学的证据,极易误诊,死亡率据文献报告在20%~78%。近年来,我科通过MRI+MRV检查及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三联抗栓疗法使该病的诊断率和治愈好转率大大提高。现结合有关文献将我院2003年至2006年收治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桥本脑病(HE)是一种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抗甲状腺抗体阳性、激素敏感的脑病[1].因为多数患者对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良好,因此也称为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对激素敏感的脑病或非血管炎性、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HE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相似,故常被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漏诊率,现总结2例HE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正五聚蛋白(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240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75例、稳定斑块组80例和内膜增厚组85例。另选取经颈动脉彩超检查无异常体检者82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四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PTX3水平。结果各组年龄、性别及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TC、TG、LDL-C、PTX3、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PTX3、hs-CRP呈增高趋势(P<0.05)。与内膜增厚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TC、TG、LDL-C水平、IMT均显著升高(P<0.05),不稳定斑块组HDL-C显著降低(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TG、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颈动脉IMT与血清TG、LDL-C、hs-CRP、PTX3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C、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TX3和hs-CRP作为炎性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正相关,可反映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24.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中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未能较好控制或病程较长患者,发病率高达60%~90%。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我科于2001年至2004年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mbecile He-Ne laser irradiating blood vessel.ILIB联合西比灵治疗DPN,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感应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声频共振耳聋治疗机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74耳感应神经性耳鸣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各组疗效.结果第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第二组为93.18%.结论声频共振耳聋治疗机能有效治疗感应神经性耳鸣,方法安全方便,无创伤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正>人工流产中如何减少受术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显得极为重要。有文献报道,间苯三酚有松弛子宫痉挛平滑肌的作用,已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间苯三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无并发症及禁忌证者共80例,年龄20岁~36岁,平均26.5岁,孕次1~4次,产次0~3次,孕龄42~72d,平均孕龄48.5d,体重40~70kg。均为超声诊断为宫内妊娠,排除中期  相似文献   
28.
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发病在72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4d,观察血浆纤维蛋白的原变化,并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应用巴曲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9.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其主要表现为悲观、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下降、失望、易激惹等。国外研究发现PSD的发生率为40.1%,国内报道为34.2%。临床上易于与脑卒中后的临床症状相混淆,不易区分。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初次误诊,最后确诊的2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析其误诊原因,并且初步探讨其诊断及预防。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62岁,主因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4个月,四肢无力、幻觉7天,抽搐1天于2008—2—1入院。既往体健。于2007年10月初,患者家人发觉其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动作迟缓,间断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市人民医院检查TCD、头CT、腹部超声、胃镜等检查均无异常。对症治疗无好转。症状渐加重。于入院前7天,患者出现双上肢持物困难,双下肢行走费力,视幻觉,性格改变,情绪烦躁,难以入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