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 了解无基础疾病者感染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 观察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0月3日-12月31日收治的32例无基础疾病者感染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特点、主要治疗和转归.结果 危重症易发生于65岁以下(96.9%)及肥胖者(71.0%).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临床特点为高热(96.9...  相似文献   
152.
神经外科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8月-2008年7月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452株细菌用梅里埃Bact/ALER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按2000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药物敏感试验标准判断结果。结果452例颅脑损伤并发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及经气管切开取得的痰液标本培养分离所得病原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占67.7%(306株),革兰阳性菌(G+)占31.31%(137株);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某种、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为主,7种细菌占G菌总数的95.1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第1位(占38.56%);克雷伯菌属与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9.48%、71.67%;美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某种)、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具高度敏感性。G^+菌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共占G^+菌的97.8%;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其首位(占66.42%)。结论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为多重耐药菌和条件致病菌,美洛培南对G^-致病菌具良好敏感性,万古霉素对G^+致病菌具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血清PGE2及NO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雄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蜥蜴散80目组、复方蜥蜴散100目组、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80目+100目)组及维酶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取2%水杨酸、55℃热盐水经口灌胃,20mmoL/L脱氧胆酸钠自由饮用,配合饥饱失常造成CAG模型。治疗后4周,检测大鼠血清PGE2及NOS的水平。结果:复方蜥蜴散各不同微粒剂型治疗组大鼠PGE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NOS水平则低于模型组(P<0.01);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组大鼠PGE2水平高于复方蜥蜴散80目组和100目组(P<0.01),NOS水平则低于复方蜥蜴散80目组和100目组(P<0.01);各治疗组胃黏膜病理表现明显好转。结论:复方蜥蜴散各不同微粒剂型均可改善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的病理情况,升高PGE2水平,降低NOS水平,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其中以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54.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无放射检查征象、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阳性,细菌呈休眠状态[1].由于潜伏感染群大,范围广,不易诊断,是目前导致结核病暴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活动性结核是潜伏感染的结核杆菌重新被激活所致[2],所以及时发现LTBI者是控制结核传播的关键环节.虽然有许多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新技术,但对于LTBI的诊断目前尚缺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5.
肝移植术后患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在此基础上,易继发机会性感染。本文总结了在我院行肝移植术后存活2年的1例行普通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