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7 毫秒
31.
Bouveret综合征即胆石性十二指肠梗阻,是一种极少见的病症[1,2],临床上极易误诊,手术为传统治疗方法,但近年有经内镜治愈的报告。近年我们成功地诊治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67岁。因反复呕吐1周于1997年10月30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10月22日起反复餐后1~2小时呕吐,呕出物为食物及胃液,含少量咖啡色液体及隔日宿食,无粪臭味。伴右上腹部隐痛,无明显放射痛。既往无慢性腹痛史及明确胆石症病史。体格检查:体温、血压正常,巩膜、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检…  相似文献   
32.
评价用总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计算法和单一酶免法测定中老年男子血清游离睾酮(FT)浓度的临床标准.本文对129例45岁以上健康男性,按年龄分为4组:(1)45岁~,31例;(2)60岁~,48例;(3)70岁~,27例;(4)80岁~,23例.收集血清标本-40℃冻存,酶标免疫方法同批测定FT,并测定T和SHBG代入Verrmeulen's公式计算:[FT]=([T]-N[FT])/Kt{[SHBG]-([T]-N[FT])}.N=23.43,Kt=109L/mol.数据用SPSS软件包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33.
老年人早期胃癌85例临床及内镜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人早期胃癌的临床及内镜资料,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将我院1989年-1999年经内镜诊断早期胃癌85例,从性别、临床特点、病理分型、病灶大小、内镜下分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早期胃癌男性68例,女性17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69.5岁。临床多见不规则的上腹隐痛、饱胀、食欲减退、吞咽不适、消瘦、黑便等非特异性症状。病变部位:胃窦癌36例;胃体癌16例;胃角癌18例;胃底癌5例;贲门癌10例。内镜下分型:Ⅰ型1例,Ⅱa型7例,Ⅱb型4例,Ⅱc型49例,Ⅱc+Ⅲ型3例;Ⅱa Ⅱc型18例,Ⅱc+Ⅱa型3例。结果凹陷型最多,平坦型较少见。病灶大小:小于5毫米的微小胃癌10例;5-10毫米25例;11-20毫米35例;大于20毫米15例。病理类型:重度不典型增生伴灶性癌变14例;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38例;低分化腺癌12例;粘液腺癌11例。结论:(1)对临床上不规则的中上腹痛、腹胀、乏力、纳差或首发黑便或大便隐血阳性、吞咽不适等症状的患应予做胃镜检查,以排除早癌可能,尤其是有胃癌疾病的老年人应扩大内镜检查指征,以提高老年人早癌的检出率。(2)要重视对癌前病变的定期随访和检测,尤其对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不同程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应列为高危人群,进行定期密切随访。(3)提高对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型的认识与鉴别水平,同时强调内镜下对可疑病灶有多点、多次取材。  相似文献   
34.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特点、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临床少见 ,文献报道较少 ,易被忽视、漏诊或误诊而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 15年来经内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2 0例报道如下 ,并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一、一般资料2 0例病人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8~ 81岁 ,平均 5 7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11例 ,其中 2例表现为突然大量呕血伴休克 ,9例表现为反复黑便伴贫血 ,病程 1~ 18年。中上腹隐痛不适 12例 ,腹块 2例。肿瘤所在部位 :十二指肠球部 4例 (占 2 0 % )、降部 14例 (占 70 % )、横部 1例 (占 5 % )、升部 1例 (占 5 % )。胃镜检查 19例 ,17例获得确诊 ,另 2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胃癌(GRC)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老年人GRC的相关资料,分析老年人GRC的检出率、性别与年龄、临床表现、病程、手术病因、手术术式、Hp阳性率、残胃癌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1)我院确诊的老年GRC的检出率为8.53%。(2)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70~79岁最多(39.16%)。(3)老年GRC发生黑便或(和)呕血多见,并可有上腹饱胀、吞咽困难、返酸、呕吐、消瘦、嗳气等临床表现。(4)老年GRC病程>10年的比例为73.91%,平均发病间隔时间为18.6年。(5)胃溃疡术后致癌变的发生率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致癌变的发生率相仿。(6)老年毕Ⅱ式GRC的发生率(11.07%)高于毕Ⅰ式(5.48%)(P<0.01)。(7)老年GRC的Hp感染率(67.39%)高于同期同年龄组的一般残胃人群Hp感染率(23.63%),P<0.01。(8)老年GRC的癌变部位多发生于吻合口,而且组织学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结论老年人GRC的发病数逐年增多,男性、病程大于10年、毕Ⅱ术式、Hp感染均为GRC的高危因素,癌变多发生于吻合口,恶性程度高,胃镜结合病理活检是目前确诊GRC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6.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分析灵敏度核实实验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核实Bayer Centaur 24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甲胎蛋白(AFP)的分析灵敏度。方法用甲胎蛋白配套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将合适浓度的新鲜血清重复测定5次,计算其均值。用稀释液作系列稀释,组成0,0.94,1.90,2.80,3.80,5.60 ng/ml的甲胎蛋白系列检测样品,重复测定10次,记录光强度值(RLUs)。结果按99.7%的可信限计算,AFP检测低限为0.94 ng/ml;按照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AFP检测低限1.15 ng/ml,生物检测限在1.90~2.80 ng/ml之间,功能灵敏度为1.9 ng/ml。结论实验两种方法计算的检测低限均小于厂家所给检测低限1.3 ng/ml。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抑酸效果及症状缓解作用。方法6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天早餐前空腹121服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20mg,疗程均为7d。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第1天及第7天对患者的主要反流症状进行症状学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学评分。每组各选10名患者于服药第1天做24h胃内pH值监测,比较这两种药物胃酸抑制效果。结果服药第1天雷贝拉唑组的症状评分为1.86±1.17,奥美拉唑组为2.53±1.14.P〈0.05。雷贝拉唑组7人症状消失,奥美拉唑组的2人症状消失。至第7天两组的症状评分分别为0.47±0.68和0.63±0.72,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3.3%和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第1天雷贝拉唑组服药后2h胃内中位pH值为6.10±1.13,高于奥美拉唑组的4.22±2.38,起效时间40.8±24.35.快于奥美拉唑组的112.0±105.46.P值均小于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老年人RE患者均有良好的抑酸效能及症状缓解作用,但雷贝拉唑起效更快、抑酸作用更稳定。  相似文献   
38.
万学发  郑松柏  肖宏  蔡枫  徐伟民 《肝脏》2003,8(4):42-42,63
本文采用变异特异性PCR(ms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C区 1896位变异 ,同时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有关细胞因子的水平 ,以此探讨其在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一、病例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4月上海市传染病院住院患者 ,血清HBVDNA阳性 ,诊断符合 2 0 0 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其中慢性肝炎轻度 2 4例 ,中度 3 2例 ,重度 3 0例 ,慢性重型肝炎 16例。 10 2例患者均未行抗病毒治疗 ,也未接受免疫调节剂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对照组为 3 0例健康供血人员。二、方法(一 )HBVM检测 采用微粒酶…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2例老年难治性GERD患者分为雷贝拉唑组+莫沙必利(LM)组和莫沙必利组(M)组。LM给予雷贝拉唑(波利特,卫材)10mg口服,2次,d和莫沙必利(新络纳片,康宏)5mg口服,3次,d;M组给予莫沙必利(新络纳片,康宏)5mg,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实验前后均行阻抗一pH监测了解反流物性质和反流次数。结果经治疗后,LM组总有效率高于M组(62.5%vs25.O%,P=O.033),2组患者总反流次数均减少(P〈O.001)。LM组弱酸反流与治疗前比较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非酸反流的次数减少(P=0.002);M组患者的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次数经治疗后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酸反流的次数却增多,差异同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LM组和M组患者的液体反流、液气混合反流的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减少(P=0.016,P=0.002;P=0.045,P=0.001),气体反流减少(P〈0.001)。结论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能改善难治性GERD患者的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莫沙必利。反流总次数和气体反流次数的减少可能在难治性GERD患者的症状改善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