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Erasmus GBS呼吸功能不全评分(EGRIS)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急性期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后一周内是否进行机械通气,分为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32.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为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尽管有大量的研究,但对CRS的病原学仍然知之甚少,并且关于微生物群落的潜在作用仍然具有争议。随着现代分子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有了很大提高。本综述对目前与CRS有关的细菌、病毒和真菌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患儿女,1个月8天龄,因皮肤蓝紫色结节1个月余,便血2 d入院。患儿生后第2天全身即出现散在蓝紫色斑(图1A),压之褪色。出生后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出生当日血红蛋白163 g/L,第4天降至122 g/L,大便隐血实验强阳性,临床诊断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酸护胃治疗4 d后家长带患儿自动出院,出院时血红蛋白123 g/L……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病人血清 β淀粉样蛋白 1-42(Aβ1-42)、磷酸化 τ-181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 2019年 11月至 2020年 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检查证实存在脑微出血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 50例为研究组,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不存在脑微出血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 50例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按照脑微出血的 MARS评估量表分为皮层和皮质下组( 16例)、深部组( 14例)、幕下组( 15例)和混合组( 5例)。对比各组间血清 Aβ1-42、磷酸化 τ-181蛋白浓度。结果与对照组( 36.63±12.72)ng/L相比,研究组血清 Aβ1-42浓度( 50.14±25.75)ng/L明显升高( P<0.05);对照组( 17.82±6.93)ng/L相比,研究组血清 τ-181浓度( 26.40±12.24)ng/L明显升高( P<0.05)。且脑微出血总数目与血清 Aβ1-42与  相似文献   
35.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1例MBTPS2基因c.1165C>T突变致毛囊性鱼鳞病、秃发、畏光综合征。先证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先天性无头发、毛囊角化性丘疹、畏光,伴癫痫,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应用二代测序及一代测序验证显示,先证者和其母亲在MBTPS2基因第9外显子区域存在c.1165C>T(p.pro389Ser)突变。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和MBTPS2基因突变遗传学特点,确诊为毛囊性鱼鳞病、秃发、畏光综合征。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rGB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炎性因子与GBS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GBS患者183例,根据其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和未复发组(n=172),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血清和脑脊液炎性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GB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炎性标志物对GBC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GBS复发率为6.0%(11/183)。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首发年龄较低,症状达峰时间较短,肢体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比例、疾病高峰期Hughes评分较低,脱髓鞘型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P=2.488/0.028、2.853/0.021、4.329/0.037、3.908/0.047、2.320/0.029、8.440/0.015);而性别、感觉障碍、颅神经麻痹、机械通气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NLR、IL-8升高,LY和IL-13降低(t/Z/P=2.633/0.008、2.019/0.045、1.812/0.035、2.573/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NLR为GB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363 (1.027~1.808)],高IL-13为其保护因素[OR(95%CI)=0.867(0.780~0.963)]。NLR联合IL-13预测GBS复发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 0.684~0.942),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82.5%,约登指数为0.56。结论对于首次发作的GBS患者,高NLR、低IL-13者复发风险高;NLR和IL-13可作为预测复发的指标,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7.
例1女,4岁,左手掌心及左手小鱼际肌处棕褐色斑片2年,患儿2年前因"左手掌腱鞘炎手术"后出现掌心及小鱼际肌处棕褐色斑片,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大,未予以诊治。例2男,8岁,右手掌心褐色斑片3年。患儿3年前开始出现右手掌心褐色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逐渐增大,未予以治疗。2例患儿皮屑培养分离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威尼克何德霉。诊断:威尼克何德霉致掌黑癣。  相似文献   
38.
周少余  郑惠文  李云玲  金国信  虞培珍 《浙江医学》2020,42(19):2116-2116,2119
本文报道1例儿童混合型淋巴管畸形(LMs)的诊治经过。该患儿临床表现为左背部肿块伴水疱样皮疹。浅表B超检查:背部皮下脂肪层内可探及无回声区及大小为2.5cm×2.5cm×0.5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内部透声尚可,内可见多个分隔,后方回声增强,包块内分隔处可见血流信号。结合患儿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左背部混合型LMs,予以全麻下经皮背部淋巴管瘤体内聚桂醇注射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背部可视肿块已消退,皮损部分结痂脱落,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现状,探讨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昆明市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疫苗接种点,对5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6%.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对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为73.8%,要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P<0.01).目前手足口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61.36%),将来最希望的来源除电视(49.77%)外,还有手机短信(37.37%).家长的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在70%以上,家长最想了解的知识是“如何预防手足口病”(70.14%).结论 社区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存在差异,应根据家长情况,针对认知薄弱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有效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与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麻下行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老年患者,术后7天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POCD组(n=26)和非POCD组(n=70)。记录术前和术后1天单核细胞及其他相关指标。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核细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单核细胞水平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POCD的最佳截断值为0.55×109/L,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高、手术前后单核细胞水平高均为POCD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单核细胞水平与POCD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与POCD的发生相关,术前单核细胞水平升高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预测POCD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