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5 毫秒
41.
正1 病历摘要患者,64岁,绝经后女性,因下腹痛伴排尿困难3个月于2020年9月24日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患者绝经7年,绝经后未规律体检,无阴道排液、流血等不适。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阵发性隐痛,疼痛程度较轻,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无夜尿增多、血尿,无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口无赘生物,就诊于当地医院泌尿外科,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症状持续加重伴腰痛,转至当地医院妇科考虑"晚期子宫颈癌"。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解决表面肌电分解中电极数小于肌电源信号而产生的欠定问题,针对盲源分离求解欠定混合方程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匹配追踪(MP)算法将肌电信号稀疏化,再利用空间退化与Hough变换法估计聚类轴并求解混合矩阵,最后通过模板匹配法完成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形的分类。结果从较少的观测信号中获得源信号的估计值,并得到MUAP的波形和发放间隔(IPI)信息。结论本文采用的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的分解是有效的,且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43.
邓浩  吕俊生  王道俊  朱波涛  张维亚 《安徽医药》2021,25(10):1989-1992
目的 探讨三角韧带损伤修复对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内侧间隙和关节外翻的影响.方法 建湖县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120例踝关节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60例,两组病人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采取三角韧带修复手术.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恢复、疼痛情况、主动外翻角以及外翻力度、踝关节内侧间隙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对照组良好率55%,观察组75%,P<0.05),踝关节主动外翻角显著低于对照组,(24.05±0.80)°比(28.68±0.76)°,P<0.001,外翻力度显著高于对照组,(482.05±10.80)N比(453.68±10.76)N,P<0.001;两组踝关节内侧间隙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踝关节内侧间隙显著低于对照组,(2.49±1.22)mm比(3.12±1.43)mm,P<0.05.结论 三角韧带损伤修复手术对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内侧间隙和关节外翻显著改善,功能恢复良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7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32例(18.60%)发生盆腹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达68.8%(22/32例);其次为髂外淋巴结转移为34.4%(11/32例),髂内淋巴结转移为25.0%(8/32例),宫旁淋巴结转移21.9%(7/32例),髂总淋巴结转移15.6%(5/32例).宫颈肌层癌浸润深度≥1/2者发生率为87.5%(28/32),<1/2者为12.5%(4/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化及组织学类型、宫旁侵犯及淋巴管浸润无关(P>0.05).接受新辅助化疗者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0.6%(13/32),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为59.4%(19/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层浸润≥1/2是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可减少盆腹腔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45.
正患者71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4个月"于2017年1月12日于我院就诊。自然绝经17年,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道出血,量如月经,持续1天左右,间隔3~4天一次,未诊治。2016年12月于外院行阴道镜检查,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我院妇科查体:老年外阴,阴道畅,少量流血,穹隆似受侵,宫颈可见菜花样肿物,接触性出血(+),子宫萎  相似文献   
46.
国内有关二尖瓣脱垂(MVP)患者心电复极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分析197例MVP患者,探讨MVP心电复极情况及其与二尖瓣关闭不全(MR)、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分析7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式及病例资料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CH-TD),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术式,技术上是可行的,微创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复发性子宫颈癌盆腔廓清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盆腔廓清术的6例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通过搜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40~57岁,平均49.8±6.2岁。3例行全盆腔廓清,3例行前盆腔廓清。术中出血量600~3300 ml,平均2050±1107 ml。平均住院天数17.67±5.65天。随访至2018年3月1日,随访时间6~28月,平均12.83±8.66月。术后出现上尿路积水4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肠梗阻1例;无并发症者1例。至随访截止日,术后3例无瘤生存,平均无瘤生存13.33月;1例可疑复发;2例病情未控,至随访截止日带瘤生存,平均存活10月。结论:盆腔廓清术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需注意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预防围术期并发症;满意的盆腔廓清术安全、可行并可以延长患者无瘤生存和总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9.
<正>妇科恶性肿瘤复发部位,可以出现在盆腔、阴道断端、淋巴结、腹腔甚至腹腔外,临床上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无论再次手术治疗、化疗或者放疗,都有一定的局限。如果肿瘤复发仅局限在盆腔内,可通过盆腔廓清术彻底切除肿瘤,提高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但盆腔廓清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且有较高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有限。另外,盆腔廓清术后是否辅助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的效果,尚有争议。因此,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盆腔廓清术在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CT与MRI增强扫描应用于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诊治的84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CT增强扫描(CT)与MRI增强扫描(MRI),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CT检验中,存在12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采用MRI检验中,存在10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两种检验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验方法主要病变部位为股骨位置,形态则主要为叶状;两种检验方法的钙化类型以点状钙化为主,骨质破坏程度以溶骨性破坏为主,MRI中有8例不均匀分隔状强化,CT中则有7例。结论 MRI与CT增强扫描均可有效诊断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临床可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以提升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