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2篇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金银花和山银花在真伪鉴别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方法识别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差异性,通过收集来自不同产地的101种金银花和山银花样品,采用近红外光谱选择5300~5550、6900~7500、8200~12 000 cm~(-1)处光谱波段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后,在主成分分析的聚类基础上通过SIMCA模式识别原理对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别建立了类模型。结果:模型基本能正确识别金银花和山银花,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快速简单,可作为金银花真伪判别的一种有效控制方法。结论: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模式识别在金银花和山银花分类识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建卡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4 213名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孕妇和胎儿基线资料,根据孕期检查结果及分娩结局是否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2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预测,并绘制决策曲线检验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4 213名调查对象中,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111例2.63%;发生组未做孕前保健、孕早期未服用叶酸、未规律服用叶酸、孕期患病、孕期服用药物、有异常生育史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未做孕前保健、孕早期未服用叶酸、未规律服用叶酸、孕期患病、孕期服用药物、有异常生育史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显示C-index值为0....  相似文献   
233.
聚合物自愈合主要依据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部分需给予外部刺激,如光、热、pH等。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聚合物的自愈合特性可延长材料的寿命,同时在愈合后仍保持着聚合物的机械性能。根据聚合物材料的作用方式不同,分为自主自愈合和非自主自愈合。其中自主自愈合主要通过可逆的共价键(席夫碱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酰肼键)、可逆非共价键(氢键、金属-配体配位键、静电相互作用、π-π堆积、疏水相互作用)或二者结合发挥作用。具有独特的自愈合特性的药物载体在生物大分子的封装和稳定释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根据聚合物的自愈合机制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234.
目的探究奥拉西坦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对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9月-2019年10月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认知训练,观察组予以奥拉西坦联合认知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MMSE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35%vs 74.42%)(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更明显。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ADL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奥拉西坦与认知训练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水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5.
目的:分析大批量儿童窝沟封闭中部分封闭剂出现脱落的原因,并制订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日~8月31日进行窝沟封闭的261名适龄儿童的六龄齿窝沟封闭质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部分封闭剂脱落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对261名适龄儿童进行随访复查发现,随访1、3个月后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4.55%、8.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封闭剂脱落的发生主要与封闭人员操作规范度、适应证把控差异、儿童配合度差、牙面被污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窝沟封闭适应证把控不够严、儿童配合度存在差异、隔湿不到位是儿童窝沟封闭中部分封闭剂出现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剂部分出现脱落的原因,需制订相应护理对策,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技术培训,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窝沟封闭剂脱落率,提高窝沟封闭质量。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2(hexokinase2, HK2)检测和单细胞测序在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U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疑似UC或UC术后复查患者的合格尿液标本265例, 对其同时行脱落细胞学和HK2检测。基于组织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通过交叉列联表及分层分析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离HK2代谢异常细胞行单细胞测序, 从分子层面验证HK2检测性能的可靠性。结果 HK2及细胞学检测诊断UC的阳性符合率为90.3%(102/113), 两者一致性较高(Kappa=0.604)。HK2检测较细胞学可明显提高UC诊断灵敏度(85.2%比75.6%, P=0.024), 两者联合后灵敏度可提高至91.1%。HK2对上尿路上皮癌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细胞学(81.8%比65.5%, P=0.022);HK2检测较细胞学在早期病变(82.6%比69.5%, P=0.375)及低级别UC(69.6%比47.8%, P=0.125)中同样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10例H...  相似文献   
23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