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41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576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96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形态学上发现了三叉神经领域本体感觉中枢通路,在此基础上,本文用电生理学方法,通过电刺激咬肌神经和压下颌,观察了由四级神经元组成的此通路的二级(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邻接的网状结构)、三级(沿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内缘存在的“带状区”)中继核团以及作为最后驿站的丘脑腹后内侧核等处的单位放电反应;另外又分别刺激或损毁二、三级中继核团,观察了丘脑腹后内侧核的单位放电变化,结果证明电刺激咬肌神经和压下颌,在上述核团都出现对本体觉冲动反应的单位放电,包括兴奋性反应单位、抑制性反应单位和无关单位三种类型,以兴奋性单位为主,占神经元单位放电总数的52.9%~67.7%.分别刺激二和三级神经元的所在核团,在丘脑腹后内侧核处发生相应的单位放电效应;损毁二和三级核团,本体觉传入冲动被阻断。本研究结果从电生理学上确证了形态学上发现的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的客观存在,从定性研究方面支持了定位研究的结果,并填补了以往生理学上只证明初级传入核团与丘脑腹后内侧核之间存在着一条多突触联系的本体觉传递通路但未能判断其具体行径和中继部位的空白,本研究并对方法论以及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猪背驮式原位肝移植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猪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BOLT)模型,共施行PBOLT12次。结果表明:12次PBOLT术后成活10头,手术成功率833%;平均手术时间7±1h,平均无肝期34±12min,平均失血量1200±200ml。术后各时期病理学检查示移植肝形态结构正常。提示建立猪PBOLT模型具可行性。缩短无肝期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自控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镇痛(PCA)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例ASA Ⅰ~Ⅱ级择期接受腹部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镇痛组(对照组)和PCA镇痛组,用手提式自动肺功能仪观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天围手术期肺功能变化.结果手术后常规镇痛组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百分率(FEV1.0%)、中期流速百分率(MMF%)、峰值流速百分率(PEFR%)和最大通气量百分率(MVV%)与术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特别是FV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PCA镇痛组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除了最大通气量百分率(MVV%)降低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后常规镇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PCA镇痛方式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状态,同时术前术后监测肺功能可以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提供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谷氨酰胺(Gln)和5-氟尿嘧啶(5-Fu)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制备荷Walker-256癌肉瘤大鼠模型,第6天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5-Fu、Ala-Gln和5-Fu。第14天检测瘤重、PCNA指数、凋亡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LTR)及NK细胞活性(NKCA)。结果:治疗后B组瘤重(13.1±2.5)g与C组(12.0±1.2)g,无明显差异(P>0.05),B组PCNA、凋亡较C组无明显差异(P>0.05),B组LTR、NKCA较C组增强(P<0.05);治疗后D组(10.7±0.8)瘤重较B、C组明显降低(P<0.05),凋亡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D组LTR较B、C组明显增高(P<0.05),NKCA较C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联合应用Gln和5-Fu治疗肿瘤与单独应用Gln或5-Fu相比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且提高化疗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5.
碘化食盐是为防治碘缺乏性疾病(IDD)而采取的一项主要措施,但在普及加碘盐减少IDD发病同时,却有可能增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T)的发病率,并可降低HT的治疗效果,增加HT的复发率。为此,作者就碘化食盐对HT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32岁,以“发热伴咳嗽半月”入院。患者于半月前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80C~390C,伴间断性干咳。在单位按“感冒”、“肺部感染”治疗未见好转。病后感乏力、消瘦、出汗。入院后查血常规Hb90g/L,WBC6.8×109/L,N0.56,L0.44,血沉40mm/h,胸片示右肺中叶可见一浸润性病灶,PPD试验阳性。人院诊断:Ⅲ型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抗痨治疗一周,体温仍未下降,遂行血培养(一),骨髓穿刺见红系增生活跃,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Sm抗体(+),抗RNP抗体( +)。追问病史,近期内有光过敏性皮炎及多关节痛病史,系…  相似文献   
47.
目的优选敏冲剂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以出膏率和芦丁含量为指标进行考察影响水煎的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加水量 3因素。结果敏净冲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煎煮 1次 ,时间为 1小时 ,加水 5倍量。结论此提取条件工艺为最佳。  相似文献   
48.
头颈部肿瘤组织缺损应用带蒂复合肌皮瓣修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4~1997年间应用带血管蒂的胸大肌皮瓣和斜方肌低位岛状肌皮瓣Ⅰ期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组织缺损10例。其中胸大肌皮瓣修复8例,2例部分坏死,均为口腔内组织缺损病例;斜方肌低位岛状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2例,均成活。胸大肌皮瓣和斜方肌低位岛状肌皮瓣具有蒂长,供皮区面积大,血供可靠,二者相互补充能满足大部分头颈部肿瘤术后的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作者认为,保证肌血管蒂的血流畅通和术后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是保证肌皮瓣成活的首要因素。对于口腔缺损区修复,保持口腔清洁、干燥及正确的护理对口腔内组织瓣的成活也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49.
中期因子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特点及其与NSCLC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4例NSCLC组织中MK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指标作对照分析。结果:在癌旁及周围正常组织中,MK无表达;而在NSCLC癌细胞胞质中存在着MK的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为59.1%。MK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增高、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术后生存时间较MK阴性患者显著缩短(P<0.05)。MVD水平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且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结论:MK蛋白在NSCLC中过表达,与肿瘤侵袭及血管生成有关,其表达水平能反映NSCLC的恶性程度,有可能作为NSCLC转移和预后分析的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对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怀疑上颌前部埋伏牙的患者做上颌牙轴位螺旋CT扫描,将所得到的二维图像传送到ADW3,1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plannar reformation,MPR)和三维重建(3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结果:经3D成像和MPR处理后,15例不易定位的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其位置、数目、牙轴方向、牙体形态等,均被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的定位精确,能清晰显示其形态、唇侧或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三维重建技术可作为颌面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