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常规心肌酶谱标记物在钝性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将钝性胸部创伤患者 14 2例依据心肌挫伤临床诊断标准分为钝性心肌挫伤组 (Ⅰ组 )和非钝性心肌挫伤组 (Ⅱ组 ) ,对入选病例 3d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创伤后 4 8h内心肌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钝性心肌挫伤 4 9例 ,占总病例数的 34 5 % ;②心肌挫伤以较高的创伤评分、胸部多部位损伤、肋骨骨折 (木连枷胸 )发生率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表现多为特点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③CK≥ 10 0 0IU/L或CK -MB≥ 4 0IU/L是较理想检测指标 ,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敏感性。结论 采用心肌酶谱联合指标早期诊断心肌挫伤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结合病史、心电图、超声波结果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一株浙江舟山东海沉积物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 ZHS32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该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 从海洋真菌Talaromyces sp. ZHS32中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ankasterone A(1)、penifupyrone(2)、3-O-methylfunicone(3)、alternariol(4)、rubralactone(5)、orsellinic acid(6)和2-formyl-3,5-dihydroxy-6-methylbenzoic acid(7);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从海洋真菌Talaromyces sp. ZHS32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化合物1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感染病原菌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的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PDAP分为感染组54例和未感染组67例;收集PDAP患者的透出液作为标本送检,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121例患者临床资料,归纳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PDAP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72.22%(39/54),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占61.54%,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5株占28.85%,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5株占9.62%;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对利奈唑胺、利福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较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耐药率50%,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年龄、白蛋白(ALB)、合并糖尿病、使用高糖透析液是PD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PD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给予积极干预,同时应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给予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以降低患者感染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及对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DKD诊断标准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试验组52例。对照组常规控制血糖血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葵颗粒。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血糖、血尿素氮、肌酐、24 h-UTP、尿CTGF和血清sICAM-1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压、血糖、血尿素氮、肌酐、24 h-UTP、尿CTGF和血清sICAM-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压、血糖、尿素氮、肌酐、24 h-UTP、尿CTGF和血清sICAM-1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低(均P<0.05)。结论:常规降糖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芪葵颗粒可显著降低DKD患者的血压、血糖、血尿素氮、肌酐,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sICAM-1及尿CTGF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带状疱疹外涂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配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局部外涂;对照组抗病毒治疗,常规阿昔洛韦软膏外用。 结果:治疗后10 d 平均治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局部外涂配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6.
段娓  易明  贾佳 《重庆医学》2013,(26):3136-3138
目的研究俯卧位对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需要CPAP辅助通气的中度呼吸窘迫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取俯卧位,对照组取仰卧位,每组患儿按治疗不同时间分为0、1、6、24h4个时段,监测各时段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和氧合指数(O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aCO2、FiO2、RR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OI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暂停及胃潴留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塞意外脱落及鼻黏膜糜烂的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能有效治疗早产儿中度呼吸窘迫,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更有利于氧合,并可减少呼吸暂停及胃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眼用纳米乳-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测定药物在各相中的溶解度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优处方制备纳米乳。选择合适的结冷胶浓度和用量,制备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并对其pH、粒径、黏度、稳定性及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无膜法考察原位凝胶的溶蚀和释放行为,Franz扩散池法考察原位凝胶在角膜、巩膜、模拟结膜部位的累积渗透量。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考察玻璃体内的药物蓄积以及对眼部刺激情况。结果制备的白藜芦醇眼用纳米乳-原位凝胶pH为(5.29±0.01),生理状态下粒径为(16.24±0.13)nm,与非生理状态无明显变化;生理状态下黏度升高明显,胶凝性能良好,稳定性良好;释药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其释药机制以扩散为主;给药48 h后,在角膜、巩膜和模拟结膜的累积渗透率分别达到50%、67%和71%。家兔玻璃体中有一定的药物蓄积,对眼睛无刺激。结论制备的白藜芦醇眼用纳米乳-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在生理条件下能迅速胶凝,稳定性好,释药持久,有一定量的药物可以到达眼后段,对眼睛无刺激,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对罗哌卡因诱发大鼠心肌毒性阈值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8只,雌雄不拘,8~12周龄,体重25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7):罗哌卡因组(R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组(D1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组(D2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组(D3组).D1组、D2组和D3组分别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5、10、15 μg/kg,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0.5 ml,停止给予右美托咪啶后4组均静脉输注1%罗哌卡因1 ml/h至发生心肌毒性.记录发生心肌毒性时罗哌卡因剂量和时间,发生心肌毒性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 与R组比较,D1组、D2组和D3组罗哌卡因剂量增加,发生心肌毒性时间延长,血浆罗哌卡因浓度升高(P<0.05);D1组、D2组和D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可升高罗哌卡因诱发大鼠心肌毒性的阈值,但是与右美托咪啶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总结新生儿肝脏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生儿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16例新生儿肝脏血管瘤患儿中,7例手术完整切除,近期1例出现胆瘘,1例出现呼吸衰竭,远期并发症随访期间尚未发现,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36个月,复查肿瘤均未复发,肝功能及AFP恢复正常;9例未行手术进行临床动态观察,随访3~36个月,复查肿瘤逐渐增大。所有患儿生长发育同正常儿。结论新生儿肝脏血管瘤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术前能明确诊断,肿瘤较小、且无症状者可密切随访;如瘤体巨大、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