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简要介绍美国医学院毕业生从参加职业医师考试到申请住院医师培训,以及接受培训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美国严谨的放射诊断专业住院医师培训方式,同时对国内住院医师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分析其代谢物峰差异.方法 在3.0 T磁共振设备上应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采集1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0 例慢性胰腺炎和20例胰腺癌病人的胰腺1H-MRS.分析波谱中代谢物的表现,比较胰腺炎和胰腺癌的代谢物峰显示率,计算每组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峰(Chol+Unsat)与脂肪峰(Lip)峰高的比值(Chol+Unsat/Lip),并对三组比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胰腺1H-MRS的主要代谢物峰有 Lip峰,Chol+Unsat峰和胆碱峰(Cho).胰腺炎组与胰腺癌组之间Cho峰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8).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组Chol+Unsat/Lip比值的均数分别为0.179±0.056、0.274±0.099和0.325±0.187,且三组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1,P=0.011).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间Chol+Unsat/Lip比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之间该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结论 3.0 T胰腺1H-MRS中Chol+Unsat/Lip比值升高可能对鉴别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肝血流CT灌注扫描可获取肝动脉指数(hepatic artery index,HAI)、肝血流量(hepatic blood flow,HBF)、肝血容量(hepatic blood volume,H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of capillary vessel surface,PS)等肝灌注参数[1-3].  相似文献   
10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因反复呕吐、上腹疼痛1周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食后即呕,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护胃、解痉止痛(解痉药物:阿托品、6 5 4-2、普鲁本辛)、止呕治疗无效,查体:未见肠型和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颅脑CT值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符合CCMD-3的GAD患者100例作为GAD组,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10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层螺旋头颅CT检查测量两组对象各脑叶的CT值并进行比较。结果:(1)GAD组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分别为31.85±1.69、30.83±1.54)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46±1.65、34.50±1.65),均P<0.01;(2)在GAD组中,右侧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较左侧额叶略低(P<0.01),对照组两侧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D患者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较正常人低,可能是大脑额叶功能损害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焦虑情绪可以影响右侧额叶前部的皮质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BPA病例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胸片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特点。结果 6例病人DR胸片和HRCT均可见支气管扩张和肺内实变病灶,其中1例为单发实变病灶,5例为多发实变;5例可见中心性支气管扩张,1例中心性支气管和外周支气管均可见扩张。HRCT示实变共累及上叶10个肺叶,中叶(或舌叶)8个肺叶,下叶5个肺叶;6例HRCT均可见磨玻璃密度影,2例可见树芽征;6例病人HRCT均见上叶支气管扩张,其中2例为一侧上叶支气管扩张,4例为多叶、多段支气管扩张。上叶支气管扩张共累及10个肺叶,中叶(或舌叶)支气管扩张共累及8个肺叶,下叶支气管扩张共累及6个肺叶;静脉曲张样扩张为主4例,囊状扩张和柱状扩张为主各1例。扩张支气管内见黏液崁塞2例,形成"指套"征,增强扫描无强化。扩张支气管内见钙化和软组织密度影者各1例。内见气液平面者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对于有长期哮喘病史,HRCT显示有肺内实变病灶和中央支气管扩张,特别是扩张支气管内有黏液崁塞、钙化或软组织密度影且病变主要分布在中上肺者应考虑ABP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影响。方法:随机将年龄在18~65岁之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30例性别年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分别予听觉P300检测,比较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结果:研究组Fz、Pz点潜伏期分别为(319±23)ms、(315±20)ms均比对照组分别为(300±22)ms、(299±21)ms延长,研究组Fz、Cz、Pz点分别为(2.5±1.8)μV、(2.6±2.4)μV、(2.5±3.3)μV波幅均比对照组分别为(3.8±2.0)μV、(3.7±1.9)μV、(4.1±3.0)μV降低(P<0.05或P<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Fz、Pz点潜伏期分别为(301±19)ms、(305±19)ms]明显缩短,Fz、Cz、Pz点分别为(3.5±1.8)μV、(3.7±2.1)μV、(3.6±3.5)μV波幅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P300异常,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改善这种异常现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征象,探讨超声对TMC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体检或门诊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TMC患者的超声表现。观察TMC的结节大小、形态、边界和内部超声图像,有无钙化灶等,观察TMC患者颈部的淋巴结血流状态,有无钙化灶等。结果 TMC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形态不规整、呈圆形或类圆形,无明显包膜,可见细小毛刺呈麦芒样,超声多呈低回声。有6例病变位置的同侧发现有淋巴结肿大,2例双侧颈部发现有淋巴结肿大,其中经病理证实3例为淋巴结炎,5例证实为癌细胞的淋巴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内可见"针尖样"点状强回声。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尽早发现和诊断TMC,对临床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估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设置不同的检测过滤器数值(SFV)时,在低剂量MSCT成像中对结肠病变的检测能力.方法 56例结肠癌和(或)结肠息肉患者行MSCT结肠成像扫描,依据结肠镜和外科手术结果,将病变分为4组:结肠癌、最长径≥10.0mm息肉、最长径5.1~9.9 mm息肉和最长径≤5.0 mm息肉,之后确定病变在CT图像上的部位及大小,作为评估结肠CAD系统检测病变的金标准.将CAD系统的SFV设为0.25、0.50、0.75和1.00共4个等级,分别检测CT结肠成像图像,记录CAD标注出的病灶的部位和大小,根据上述金标准评估CAD系统对结肠病变的检出率,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SFV设置时CAD对各组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56例患者共有159个阳性病灶,其中结肠癌为44个,最长径≥10.0mm息肉45个,最长径5.1~9.9 mm息肉32个,最长径≤5.0 mm息肉38个.将结肠CAD系统SFV分别设置为0.25、0.50、0.75和1.00时,病灶的检出率分别85.5%(136/159)、85.5%(136/159)、79.2%(126/159)和56.0%(89/159).SFV为0.25和0.50时,与SFV为1.00时,CAD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FV数值的减低,病灶的检出率增高,假阳性数增加,但91.4%(138/151)~93.9%(31/33)的假阳性病灶很容易识别,仅有6.1%(2/33)~8.6%(13/151)的假阳性病灶,需借助MPR和3D仿真内镜识别.结论 在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中,结肠CAD系统可获得满意的病灶检出率,可调节CAD系统SFV数值,以便满足不同经验阅片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