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探讨集束化感官保护策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ICU收治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AECOPD患者82例,随机分为感官保护策略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镇静药用量、谵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镇静药用量、谵妄发生率、VAP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视听觉保护联合持续镇痛镇静为特色的集束化感官保护策略的建立和实施,缩短了ICU老年AECOPD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了镇静剂用量,降低了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了谵妄发生率、VAP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1年6月1日-2012年6月1日连续收住我科机械通气(MV)超过48h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存在既往感染或肺外器官感染的患者。当临床怀疑VAP时,患者入选,当日测定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人选24h内最高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以及患者预后。结果:50例入选患者中,依据病原学标本,确诊VAP23例,未确诊27例。确诊VAP组患者血清PCT[1.87(o.91,13.82)ng/ml]、CRP[(16.54±6.86)mg/L]水平及最高体温[(39.O±1.1)℃]明显高于未确诊VAP组[O.25(O.10,0.49)ng/ml,(12.87土4.40)mg/L,(37.9士1.4)℃]。所有炎症指标中,PCT的敏感性(〉90%)、特异性(〉70%)和诊断正确率(〉80%)最高。结论:与传统炎症指标相比,PCT测定更有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23.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临床并不少见,占消化道出血的3%~5%,明确诊断比较困难,目前仍然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但近年来,随着内镜及放射学科的发展,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水平得以提高。本文对该病目前的认识、诊断、治疗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4.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具有促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等作用,是一种促器官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CTGF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中CTGF的表达显著增加,而抑制肝细胞CTGF的表达可显著减少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有效的阻抑肝纤维化的进程。有关CTGF的进一步研究将对于揭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发病和治疗机理以及临床诊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CTGF的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诊断和治疗中作用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丹红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所致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观察两组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CKMB在3、7天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心电图异常天数及治疗后心电图检查异常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减轻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6.
杨娜  谢永鹏  刘克喜 《安徽医药》2021,25(12):2416-2420
目的 探讨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颈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Vpeak-CA)对感染性休克的自主呼吸病人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的自主呼吸病人57例,经胸心脏超声(TTE)监测容量负荷试验(VE)前后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以VE后每搏出量增加值(ΔSV-VE)≥15%定义为容量有反应组,反之定义为无反应组.记录VE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FTc、ΔVpeak-C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FTc及各ΔVpeak-CA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期间6例在试验过程中因颈动脉狭窄、反复出现心律失常而被排除,最终共51例纳入分析,有反应组24例,无反应组27例.VE前,有反应组病人颈动脉FTc明显低于无反应组[(332.42±31.14)ms比(375.08±42.24)ms],ΔVpeak-CA明显高于无反应组[(13.30±4.77)%比(8.16±4.31)%](均P<0.05),VE后两组颈动脉FTc、ΔVpeak-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前颈动脉FTc与ΔSV-VE呈高度负相关,r=-0.721;ΔVpeak-CA与ΔSV-VE呈正相关,r=0.700,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FTc、ΔVpeak-CA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95%CI:0.701~0.959)、0.810(95%CI:0.685~0.936),颈动脉FTc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最佳临界值为349.83 ms时,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7.5%;ΔVpeak-CA最佳临界值为9.90%,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1.5%.结论 超声监测颈动脉FTc、ΔVpeak-CA均能较好地预测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容量反应性,以FTc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