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核素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中,对于前哨淋巴结的判定标准目前大致可分为3类[1].定义一:有最高放射活性计数的淋巴结[2].定义二:任何淋巴结其体外放射活性和背景值之比至少为3:1或与非前哨淋巴结之比至少为10:1,并且最终活检床的放射活性不超过背景值的1.5倍,否则应继续寻找可能存在的前哨淋巴结[3].定义三:所有有放射活性的淋巴结[4].本研究比较三种不同前哨淋巴结定义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所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及其在早期胃癌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20%,这提示8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并不必要常规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能准确评估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尤其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我们在对23例早期胃癌行SLN定位活检的回顾性分析基础上,对4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SLN活检结果进行病灶局部扩大切除术,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74.
孕激素与乳腺癌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合理程控起搏参数在生理性起搏治疗病窦的远期随访中的意义.方法植入起搏器AAI 12例.DDD28例,起搏方式为AAI、DDD、DDI、DVI或DDD伴自动模式转换,慢-快综合征(BTS)患者同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定期检查心电图、Ho1ter、胸片,平均随访22.3±21.4月.结果术后原有与心动过缓相关的症状均消失.随访中1 2例AAI起搏患者未发生房室传导功能及起搏感知功能障碍.19例BTS中AAI 7例,DDD 12例,术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心房误感知触发心室3例,远期起搏阈值增高3例.经程控改变起搏模式、房室延迟、感知灵敏度、输出电压等予以矫正.结论 AAI/DDD是病窦理想的起搏方式,起搏器植入后应加强随访,根据患者基础心脏病、心功能、症状、慢性起搏阈值等合理程控起搏参数,对于优化治疗方案、确保起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把其全部政治资本和精力都花在了医疗保险的法案上面,而医疗保险法案正是一个历史性的法案。一些政论家把奥巴马医疗保险法案与社会安全保险法(退休金)、老人医疗法相提并论。但与社会安全保险以及老人医疗保险相比,奥巴马医疗保险法案的通过有本质的不同,前者虽然是以民主党为主通过,但得到了共和党不小的支持。可以说,  相似文献   
77.
激素电极可防止起搏系统植入术后起搏阈值增高,允许降低能量输出,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但是否能长期使阈值保持在低水平,长期低能量起搏是否安全,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临床资料 从在我院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选择应用激素电极者50例,凡心脏明显增大或心功能明显低下(射血分数<40%)者不包括在内,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8~85(69.7±9.6)岁。心脏起搏适应证∶二~三度房室阻滞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5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例;起搏方式∶DDD5例,AAI6例,VDD1例,VVI38例;共用激素电极导线55条(J形心房电极导线11条,心室电极导线44条…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作相关分析,探讨母婴同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2010年我院3855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20例,感染率为0.51%,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00%,早产儿医院感染率高于足月儿,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感染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3d内发生的占80.00%;母亲文化程度高低、分娩方式、羊水质量、病房内环境以及产妇无菌意识强弱等与医院感染率具有相关性(P=0.000)。结论呼吸道感染占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首位,分娩方式、病房内环境质量以及产妇无菌意识等,是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为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必须建立有效的医院管理制度及措施。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通过交叉对照方法,观察比立和恩丹西酮的止吐效果与毒性。方法:60例接受顺铂每日35~45mg/m2,连续2d的联合化疗患者,采用交叉对照方法,分别给予比立(盐酸格拉司琼)3mg或恩丹西酮8mg连续2d静滴。结果:对恶心,比立和恩丹西酮有效率分别为9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呕吐控制率分别为96%和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药副作用轻微,均可耐受。结论:比立预防和控制恶心、呕吐的作用,比恩丹西酮强,可以减轻顺铂所致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