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为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及甲状腺球蛋白(TG)mRNA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病人甲状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应用Northern印记杂交技术观察了TSH受体、TPO以及TGmRNA在7例Graves病(GD),2例桥本甲状腺炎(HT)病人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研究显示:TSH受体mRNA与TPO和TGmRNA在GD组和HT组表达不一致,GD组TSH受体mRNA与TPO和TGmRNA表达基本平行,均有明显增高,HT组中TSH受体mRNA表达与对照组差别不大,但TPO、TGmRNA表达较低。这种基因表达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性抗体的种类不同、滴度不一致有关。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及甲状腺球蛋白mRNA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病人甲状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应用Northern印记杂交技术观察了TSH受体、TPO以及TG mRNA在7例Graves病(GD),2例桥本甲状腺素炎(HT)病人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研究显示:TSH受体mRNA与TPO和TG mRNA在GD组和HT组表达不一致,GD组TSH受体mRNA与TPO和  相似文献   
23.
回顾性分析397例经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确诊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嗜酸细胞型(n=181)及淋巴细胞型(n=186)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表现、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无差异.嗜酸细胞型较淋巴细胞型更倾向进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为疾病进程中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7在自发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不同糖尿病病程的皮下和附睾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QP7与肥胖糖尿病的关系。方法OLETF大鼠组分为未治疗组(OLETF组)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组(0I。ETF/M组)。观察不同周龄时大鼠的体重、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甘油、葡萄糖耐量实验血糖与胰岛素以及皮下和附睾脂肪组织AQP7mRNA和AQP7蛋白含量的变化。Real—timePCR测定AQP7mRNA水平,Westernblotting测定AQP7蛋白含量。结果随周龄增加,肥胖、血脂紊乱加重,胰岛素抵抗明显,血糖增高。OLETF组皮下脂肪AQP7mRNA及蛋白表达为逐渐上调趋势,附睾脂肪AQP7mRNA及蛋白表达先上调后下调,皮下脂肪AQP7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幅度大于附睾脂肪AQP7。盐酸二甲双胍改善了OLETF/M组大鼠的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且OLETF/M组皮下及附睾脂肪组织AQP7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幅度均低于OLETF组。结论皮下及附睾脂肪组织的AQP7在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PTP1B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酪氨酸磷酸酶蛋白量的影响,以探讨游离脂肪酸在肥胖诱发的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分别与软脂酸(0.25mmol/L)或油酸(0.125mmol/L)共同孵育6~24小时,应用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SHPTP2和PTP1B的蛋白水平。结果肝脏和骨骼肌细胞的PTP1B蛋白量显著增高(P<005),以24小时为著;SHPTP2蛋白量无改变(P>005)。结论游离脂肪酸促进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PTP1B表达,提示游离脂肪酸可能通过增高PTP1B蛋白量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诱发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通过改变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状态影响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骼肌细胞。软脂酸(0.25mmol·L-1)或油酸(0.125mmol·L-1)与骨骼肌细胞共同孵育6、12、24h,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蛋白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杂交技术检测胰岛素刺激后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1)软脂酸或油酸作用后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表达量无改变。(2)骨骼肌细胞与软脂酸或油酸共同孵育12和24h后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的酪氨酸磷酸化显著降低。(3)骨骼肌细胞在软脂酸或油酸作用后各个时间点的IRS1蛋白质量均明显降低。(4)骨骼肌细胞经软脂酸或油酸作用后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结论:游离脂肪酸可能通过抑制骨骼肌细胞的IRS1蛋白质表达和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以及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阻滞胰岛素信号传导,引起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对肥胖的减重效果及减重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多学科减重门诊团队由2名内分泌科医师、2名营养师、2名康复科运动指导师、1名普外科医师、1名中医科医师以及多名健康教育护士组成。本团队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纳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减重门诊就诊的患者445例,平均年龄(37.6±12.5)岁,其中女性293例(65.8%),男性152例(34.2%)。在首诊后的3、6、12、18和24个月进行复诊,同时随访其体重及异常的代谢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分析影响减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多学科减重门诊患者每次随访体重均较基线体重显著下降(P<0.01)。此外,随访第6和12个月时的体重均较上一次随访体重显著下降[6个月比3个月:(87.2±20.2)比(87.8±19.8)kg,P<0.01;12个月比6个月:(86.7±19.0)比(87.2±20.2)kg,P<0.01]。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5%为减重成功时,多学科减重门诊患者中减重成功率达40.9%(179/438)~50.9%(110/216)。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10%为减重成功时,减重成功率逐渐由13.2%(58/438)升高至26.9%(14/52)。女性性别、基线体质指数(BMI)、腰围和减重治疗早期体重下降与减重成功率有关(P<0.01或P<0.05),应用二甲双胍与减重成功率无关(P>0.05)。结论多学科减重团队对肥胖患者的减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女性性别、基线BMI、腰围和减重治疗早期体重出现下降与减重成功率有关。  相似文献   
29.
Graves病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Graves病和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5~2000年53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确诊为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Graves病37例(69.8%),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16例(30.2%).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临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81.2%(13/16),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和血清中TGAb、TPOAb滴度高于单纯Graves病者.术后1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高达56%.结论对临床已确诊为Graves病而TGAb、TPOAb滴度较高者,要注意是否与桥本甲状腺炎同时合并存在.在选择外科手术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30.
段玉敏  袁振芳 《安徽医药》2021,25(5):1003-1006
目的 观察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在不同糖尿病病程阶段肝脏组织水通道蛋白9(AQP 9)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AQP 9在肥胖及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OLETF大鼠30只为实验组,同种系的非糖尿病LETO大鼠18只为正常对照组.8周(基线)时两组大鼠分别处死6只.然后将OLETF大鼠分为未治疗组(OLETF组)12只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组(OLETF/M组)12只.分别观察每组大鼠在8周、18周、28周时的体质量、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用Real-time PCR测定肝脏组织AQP9 mRNA的表达.结果 OLETF组在18周均患糖尿病,28周的血糖水平与18周大致相当,随周龄增加其体质量、血糖、胰岛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均明显增高.肝脏组织AQP 9 mRNA表达在8周、18周及28周龄分别是同周龄LETO组的0.9倍,1.0倍及0.7倍.OLETF/M组在18周均患糖尿病,但血糖水平低于OLETF组;28周血糖均恢复为糖耐量异常.OLETF/M组的体质量、胰岛素水平与OLET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较OLETF组低.肝脏组织AQP 9 mRNA表达在8周、18周及28周龄分别是同周龄LETO组的0.9倍,0.6倍及0.5倍.结论 OLETF大鼠随周龄增加,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糖增高.OLETF组和OLETF/M组的肝脏组织的AQP 9 mRNA表达均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提示脂肪分解先增强后减弱.OLETF/M组肝脏组织AQP 9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同周龄OLETF组低.盐酸二甲双胍可以改善OLETF/M组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并抑制肝脏AQP 9 mRNA的表达.肝脏AQP 9在肥胖和糖尿病的病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