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探讨新型枢椎椎板钉导向器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行颈椎三维CT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身高165~180(172.9±9.5) cm,年龄38~55(51.1±12.8)岁,排除枢椎椎板缺损及发育不全患者。每例患者的颈椎三维CT数据制作两套3D打印标本,共80个颈椎标本,均用于体外置钉试验。根据置钉方式的不同,体外试验部分分为导向器置钉组40个和徒手置钉组40个。同时,在计算机上重建出该40例患者的颈椎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置钉,得到理想出针点数据与理想内倾角度,此为3D模拟置钉组(理想钉道),40例。在体外试验中,分别测量导向器置钉组、徒手置钉组置入螺钉的位置危险等级、出针点位置及内倾角度。并以出针点精确性及钉道内倾角度为基准,将导向器置钉组、徒手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数据对比,并将各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准确性。结果:导向组螺钉位置可接受的为75例,位置危险的为5例,可接受率为94%,双皮质率为93%。徒手组螺钉位置可接受为62例,位置危险为18例,可接受率为78%,双皮质率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的出针点精确性及钉道内倾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徒手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出针点精确性及钉道内倾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导向器为通用型,结构稳定,导向精确,操作简便,可同时置入双侧椎板钉,缩短置钉时间,同时可有效避免双向交叉螺钉的碰撞,增加双皮质率,有效提高枢椎椎板钉置钉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对椎间盘自发性吸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成年日本大耳兔9只,雌雄不限,平均体质量2 kg。将兔处死后取脊柱髓核组织,经消化、分离、培养后获得传代髓核细胞,将生长良好的髓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根据不同时效的低氧环境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常氧浓度下培养6 h)、低氧6 h组(2%O2浓度下培养6 h)、低氧12 h组(2%O2浓度下培养12 h)、低氧24 h组(2%O2浓度下培养24 h)和低氧48 h组(2%O2浓度下培养48 h)。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3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3)及水通道蛋白3(AQP3)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细胞凋亡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AQ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短时间低氧环境可以促进髓核细胞凋亡,从而加速椎间盘突出组织自发性吸收进程,其机制可能与HIF-1α和ASIC3的表达增加及AQP3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再植肢不同时期主要动脉阻断后侧支循环重建的影象学表现.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48只制成再植肢动物模型,每组随机选3只鼠做血管造影,分析、比较各再植肢不同时期侧支循环的影象学变化.结果 4天、1周组再植肢再植平面远、近侧无明显新生侧支血管生长.2、3周组侧支血管在再植平面近侧开始出现,自4周组起可见丰富的侧支血管通过再植平面,逐渐增多增粗增长并长向远侧.结论大鼠断肢再植术二周后再植平面侧支循环开始重建.此时,再植肢可逐渐依靠重建的侧支循环而成活.  相似文献   
14.
15.
顾国良  袁峰 《医药导报》2005,24(3):0214-0215
度他雄胺是第2代5α还原酶抑制药,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介绍度他雄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减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观察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评估头颅CT、MRI的影像学演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临证思维的指导下,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MRI脑水肿带、意识障碍、语言能力、瘫痪肢体的肌力,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168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DHS)83例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85例。从围术期相关指标、Harris评分、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种术式的差异。结果:(1)与动力髋组相比,置换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明显较短,切口长度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2)60~70岁、71~80岁、81~90岁三个年龄段组,置换组的疗效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动力髋组(P0.05)。(3)在术后1、3、6个月,置换组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动力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动力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9%(14/83),主要包括术后感染4例,髋内翻5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肢体缩短2例;置换组发生率为5.9%(5/85),包括术后感染3例,髋内翻2例。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动力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具优势。在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中,置换术有着更高的疗效优良率。  相似文献   
18.
氟斑牙的诊疗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斑牙又称斑釉牙.此症具有地区性,为慢性氟中毒早期最常见而突出的体征.氟斑牙在世界各国均有报道,它主要病因是摄氟量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一氧化氮(NO)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德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28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将患者分为低积分(LGS)组(41例)、中积分(MGS)组(52例)与高积分(HGS)组(35例)。同期选取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74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SAA、NO水平,以患者血清SAA、NO平均水平为界,将其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调查并记录患者30 d观察期内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AA水平高于对照组[(3. 83±0. 65) mg/L vs (0. 98±0. 30) mg/L],NO水平低于对照组[(52. 42±12. 42)μmol/L vs (69. 03±19. 5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GS组患者血清SAA水平高于MGS组及LGS组,NO水平低于MGS组及LGS组; MGS组患者血清SAA水平高于LGS组,NO水平低于LGS组(P <0. 05); 30 d观察期内,STEMI患者死亡14例,再次心肌梗死4例,心源性休克7例,致死性心律失常9例,联合终点事件19例;血清SAA高表达水平组患者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低表达组(P <0. 05),血清NO高表达水平组患者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低表达组(P <0. 05); STEMI患者血清SAA水平和NO水平呈负相关(r=-0. 397,P <0. 05)。结论 STEMI患者的SAA、NO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情况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二者可作为预测及评估STEMI患者预后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陈胜民  王国平  林志仁  袁峰 《浙江医学》2020,42(20):2166-2169,2174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OST)组织中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110α、磷酸化丝氨酸蛋白激酶B(p-PKB/AktSer473)以及Ki-67表达,揭示E-Cadherin/β-Catenin与PTEN-PI3K/Akt通路在OS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OST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卵巢正常上皮(NOT)、12例浆液性囊腺瘤(OSA)、18例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OSBT)、60例卵巢浆液性癌(OSC)石蜡包埋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PTEN、PI3K110α、p-AktSer473以及Ki-67蛋白表达,并结合OS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OSC组E-Cadherin、PTEN阴性细胞率均高于OSBT、OSA和NOT(均P<0.05)。(2)OSC浸润与非浸润的标本中E-Cadherin、PTEN阴性细胞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E-Cadherin、PTEN阴性细胞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OSC中PI3Kp110α、p-AktSer473、β-Catenin以及Ki-67阳性细胞率高于OSBT、OSA和N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OSC浸润与非浸润的标本比较,PI3Kp110α、p-AktSer473、β-Catenin以及Ki-67阳性细胞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C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比较,PI3Kp110α、p-AktSer473、β-Catenin以及Ki-67阳性细胞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Cadherin、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伴随PI3K110α、p-AktSer473、β-Catenin以及Ki-67蛋白的过度激活,可能共同参与OST的发生发展,检测上述蛋白可为OST的临床诊治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