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C反应蛋白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和  蔡挺 《宁波医学》1999,11(4):158-159
目的 验证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CRP)作为观察指标的价值,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均为抗生素治疗有效且中余未换用其它抗生素,入院后d1,3,5,7,14分别检测CRP,WBC,ESR,入院时及入院后d7,14摄X射线胸片,同时观察日最高体温和咳嗽频率,难度,痰粘度及肺部体征。结果 入院时CRP均〉8.0mg/L,阳性率为100%,与WBC,ESR,T的阳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和持续输注给药方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4种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应用10000例蒙特卡罗模拟(MCS)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PI)、持续输注(CI)与传统给药方案的药效学目标到达。结果: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4.5gq6h(PI)的给药方案能达到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分别为98.4%、91.0%。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一种给药方案能达到最佳的CFR。持续输注给药方案9.0gCI与传统给药方案4.5gq8h相比,获得更高的CFR。4.5gq8h(PI)、4.5gq6h(PI)与传统给药方案相比,对4种革兰阴性杆菌获得更高的CFR。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长输注及持续输注方案较常规方案更优,可作为临床的经验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在老年重型脑功能损伤患者急性期变化临床规律、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严重的颅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第1、3、5、7天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规律,分析颅脑功能损伤致急性神经功能障碍与NT-proBNP、cTn-I,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死亡组各时点的NT-proBNP在住院第3、5、7天[(759±341)、(1980±839)、(2490±1862)ng/L]明显高于存活组[(594±612)、(733±424)、(315±346)ng/L];两组患者的cTn-I及NT-proBNP升高与进行性加重的颅内水肿相关;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早期颅内损伤病灶分布区有明显差别,死亡组基底节、脑干分布区高于存活组;7 d后NT-proBNP仍处于较高水平者提示预后不良;NT-proBNP 的升高与cTn-I水平无相关性(r=0.0214,P>0.05).结论 老年严重颅脑功能损伤患者急性期NT-proBNP进行性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老年严重颅脑功能损伤患者急性期其NT-proBNP升高幅度与颅脑损伤功能区有相关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rum NT-proBNP level in aged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dysfunction in acute pha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serum NT-proBNP and cTn-I level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dysfunction at day 1, 3, 5 and 7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ute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caused by brain dysfunction and serum NT-proBNP and cTn-I levels were analyzed, and the impact on prognosis was explored. Results The serum NT-proBNP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eath group at day 3[(759±341)ng/L], 5[(1980±839)ng/L] and 7[(2490±1862)ng/L] than in survival group[(594±612)ng/L,(733±424)ng/L,(315±346)ng/L]. Serum NT-proBNP and cTnI levels we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edema in both groups. Location of early intracranial lesion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 Death group had higher ratio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in basal ganglia and brainstem than did survival group. High serum NT-proBNP level after day 7 suggested poor prognosis. Serum NT-proBNP level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serum cTn-I level. Conclusion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serum NT-proBNP level in aged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dysfunction in acute phase suggests poor prognosis. The increased degree of serum NT-proBNP in aged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dysfunction in acute phas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tion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相似文献   
24.
引起细胞病变的人轮状病毒DS-1株在MA-104细胞建立了持续感染状态。持续感染细胞系无明显细胞病变、生长良好,能持续携带和产生较高滴度的人轮状病毒,且所产生病毒活性较高,与正常DS-1病毒相似,持续感染细胞系具有极强的抗VSV攻击能力,而其培养液上清中无高水平干扰素存在。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的建立对病毒感染机理的研究和减毒活疫苗研制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了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Mads-105细胞系所产生的病毒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发现该病毒仍有较强的致细胞病变能力,形态与普通人轮状病毒相同,未发现自身干扰现象和温度敏感突变,有意义的是胰蛋白酶处理病毒与否和维持液中是否含有胰蛋白酶,均对该病毒在MA-104细胞中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表明持续感染细胞系所产生的病毒对胰蛋白酶的依赖性已发生突变,这可能由于持续感染细胞长期受新生牛血清影响所致,亦可能是造成持续感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26.
五种急性炎性蛋白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目前有许多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检测方法,但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能兼顾。我们通过对胸腔积液铜蓝蛋白(CP)、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α1酸性蛋白(AAG)、α1抗胰蛋白酶(AAT)的检测,以期从中筛选出对胸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的指标。材料与方法胸腔积液77例,诊断经胸膜活检、胸液细胞学、支气管镜活检、肺活检、细菌学及相应治疗有效证实。渗、漏出液诊断符合Light[1]金标准。恶性胸液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57岁(35-78岁)。其中肺腺癌15例,鳞癌…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人巨细胞病毒(HCMV)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与抗原pp65血症检测技术在活动性HCMV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18例器官移植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术后2~12周抗凝血标本,分别采用nPCR和血pp65抗原检测技术,观察两者的敏感性、相符率以及在早期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中的作用。结果 18例移植病人的114份系列血标本,nPCR检测阳性97份,pp65抗原检测阳性87份,两者均阳性76份,nPCR比血pp65抗原检测更敏感,两者相符率为66%。结论 nPCR和血pp65抗原检测技术均能作为器官移植病人活动性HCMV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两者同时使用能更有效地提高诊断水平,监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8.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的新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已被应用于致病菌检测的研究。LAMP技术需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性引物,并采用链置换型DNA聚合酶,操作步骤少,不需要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复杂的设备。本文就LAMP技术在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王婳  许兆军  蔡挺  刘鹏  陈培服  潘建能 《浙江医学》2018,(10):1066-106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肾血管阻力指数(RRI)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床旁超声诊断仪的腹部探头获得双侧RRI,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肾功能等指标,比较手术组(28例)和非手术组(27例)RRI的变化、生存率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RRI与年龄、肌酐、尿素氮、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舒张压、尿量呈负相关(均P<0.05);手术组患者双侧、左侧、右侧RRI平均值分别为0.606±0.038、0.607±0.043、0.606±0.044,非手术组患者分别为0.664±0.049、0.666±0.057、0.657±0.054。两组患者RRI在双侧和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入科第1天非手术组患者的RRI即明显升高,手术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27.89±17.42)d,非手术组为(19.48±10.20)d。两组患者7、14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6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I可以早期发现急性肾损伤的存在,非手术组患者RRI升高,生存时间短于手术组患者,提示预后不良,死亡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30.
抗病毒药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是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移植后HCMV感染的首选药,其抗病毒有效率达80%以上。但是,使用GCV抗病毒治疗的潜在危险是HCMV耐药株的发生。目前发现HCMV可通过其磷酸转移酶基因(U197)和(或)DNA多聚酶基因(U154)突变导致耐药。大约有90%的HCMV耐药株中,存在一个或多个U197基因突变,且突变多集中在编码子460、520、594、595和603。在长期使用GCV治疗的患者中,可同时存在U197和U154突变。本研究对象为德国基尔大学临床医院移植外科22例器官移植患者,其中心移植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