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并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两者联合作用的疗效和GOS的评分情况。方法82例脑外伤患者,试验组43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与选择性亚低温联合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与常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颅内压、GOS预后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在1、2和3d的颅内压值分别是(19.6±2.4)、(20.2±2.1)、(17.1±2.0)mmH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半年预后有效率(GOS评分)分别为25.64%和46.51%(P〈0.05),且试验组的植物状态病死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局部亚低温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35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4例患者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1例未能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后见椎动脉开口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作临床随访,症状改善,9例患者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例出现约50%的再狭窄.结论 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颅内压、惠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GCS评分和综合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增加脑血流、改善微循环、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RHO激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其在脑血管痉挛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集35例SAH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第1、3、7、10、14天,RT-PCR方法 检测Rh0激酶mRNA的表达,采用放免法检测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浓度,采用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Rho激酶表达及ET-1浓度增高,在出血后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结论 SAH患者脑脊液中Rho激酶的表达与ET-1浓度梯度有关,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含量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分为A组(Ⅰ~Ⅲ级)109例和B组(Ⅳ~Ⅴ级)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按手术距发病时间不同将介入治疗时期分为早、中、晚三期,比较在不同时期接受介入治疗患者出院时的良好率、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在不同时期介入栓塞治疗所获得的良好率分别为早期69.7%(23/33)、中期58.8%(10/17)和晚期61.0%(36/59),各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所获得的良好率为46.2%(6/13),明显优于晚期(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期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为Ⅰ~Ⅲ级的患者早、中和晚期介入治疗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预后,而Ⅳ~Ⅴ级患者应早期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28例患者均成功地植入球囊扩张式支架,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症状均得到改善。6例患者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例出现约50%的再狭窄。结论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揭示不同剂量FTY720对颅脑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175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35只,再根据2、6、12h、1、2、3和5天7个时间点分成7个亚组,每组5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分别按0.5、1和2mg/kg剂量予FTY720腹腔注射,其他组大鼠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检测各时间点海马组织凋亡神经细胞、caspase-3蛋白活性和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浓度。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神经细胞比例、caspase-3蛋白活性和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且作用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FTY720可能通过抑制中枢炎性反应从而减少颅脑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8.
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血管造影为阴性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出现的经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现象的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对全脑血管造影阴性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35例造影阴性患者中33例重复查DSA全脑血管造影,其中6例还行CTA检查,2例还行MRA检查,12例还行头和颈MRI检查;5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例发现颈髓AVM.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时,要考虑到假阴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联合机械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局部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联合机械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结果预后好的患者共有18例(85.7%),血管完全再通的11例(53%),部分再通的9例(41%)。颅内出血率9.5%,病死率4.8%。结论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联合机械溶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0.
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置管吸引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采用微创置管吸引术(56例)和骨瓣开颅术(4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快,ADL评定优于骨瓣组。结论 微创置管吸引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