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读者咨询一: 我是一名家长。现在孩子快15岁了,但好像不再长了。最近,我看到很多保健品的广告,大多说是通过高科技研制出来的,原料是纯天然,服用后可以让孩子增高。请问专家,是否真有这么管用的保健品?  相似文献   
72.
儿童特发性血汗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汗症(hematidrosis)是指在无破损的皮肤表面有发作性血液溢出.该病非常罕见,病因未明.从可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自19世纪至今医学文献报告的血汗症病例尚不足80例,其中绝大多数为白种人.现报告1例儿童特发性血汗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应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白细胞去除法与加用免疫抑制剂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重症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例和观察组7例,两组均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间歇性白细胞去除法(5 mL/kg,1~2次/周),对照组加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TX)0.8~1.0 g/m2,或甲氨蝶呤(MTX)8~10 g/m2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χ2=0.114 P>0.1),观察组均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均有恶心、呕吐,1例白细胞下降。结论采用间歇性白细胞去除法治疗可避免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高危儿2岁时语言发育迟缓情况,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其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并随访至24月龄的64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儿保门诊体检的52例正常小儿为对照组,采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分别在高危儿12、18、24月龄时和对照组24月龄时进行发育筛查评估。结果 高危儿在24月龄时语言发育迟缓的检出率约34.4%,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月小样儿检出率63%最高,其次为早产儿40%,男女比例为3.4∶1。12月龄时高危儿运动发育落后和语言发育落后的检出率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但18、24月龄时两者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儿仍然是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人群,不同高危因素所致语言发育迟缓检出率不同。对高危儿需定期随访、监测和筛查语言发育,争取早发现、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5.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SAA)是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同时,SAA也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SAA对感染、心血管疾病、肿瘤、结核、淀粉样病变、移植排异等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和健康监测均有重要意义。该文就SAA在临床试验诊断及健康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6.
钟在英  蒋瑾瑾  方凤 《人民军医》2005,48(7):383-384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方法:应用免疫变态反应检测(in vitro test,IVT)方法检测102例患儿血清总IgE及6项特异性IgE,同时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BNprospec)定量测定血清IgE,并将两种检测结果对比。结果:总IgE阳性59例(57.8%)。其中支气管哮喘中总IgE阳性率最高,达80.9%,其次是荨麻疹、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各种过敏原中,居首位是螨虫,其他依次是风杨、梧桐、蟑螂等。过敏性疾病中以1种过敏原阳性占多数,3种或3种以上者少。本资料还提示,IVT检测法的IgE阳性率与BNprospec法检出的升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IVT可明确检出特异性过敏原,为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7.
系统探讨α-2b干扰素在呼吸道感染儿对阳性的柯萨奇B组病毒抗原(CVB-Ag)的消除效应。CVB-Ag阳性呼吸道感染病儿3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例,下呼吸道感染22例,年龄2~10岁,平均4.55+3.81岁,男21例,女17例。分A(18例),B(20例)2组。CVB-Ag和CVB-IgM测定采用ELISA法。α-2b干扰素,皮下或肌肉注射5~7天,每天100万U。连续3周观测2组CVB-Ag阳性率变化,并分析CVB性心肌炎发生率。结果显示:(1)用α-2b干扰素后1~2周抗原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2)用α-2b干扰素后CVB性心肌炎发病率明显降低(P<0.01)。(3)α-2b干扰素不良反应轻。提示α-2b干扰素有快速消除CVB抗原的功效,并对降低CVB性心肌炎的发病有益。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教学医院实验技术人员在研究生带教中的作用,本阐述了强化思想工作,激发拼搏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规范仪器设备使用,狠抓成果经费管理;为教学医院研究生的临床实验教学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9.
张丽文  蒋瑾瑾 《安徽医药》2015,19(11):2159-2161
目的 探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激素治疗基础上进行HP根治治疗,两组患儿经相应的治疗后比较HP根除率、疗效及一年内复发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及血流变学水平的变化,血小板参数检测项目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PAIgG)、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小血板比率(P-LCR);血流变学水平的检测项目包括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电泳时间(EET)、红细胞压积比(HCT)及血沉(ESR).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P感染情况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HP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x 2=8.93,P=0.006),(2)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有效,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Z =2.256,P=0.006);(3)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PAIgG、PDW和P-LC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lt、PAIgG、PDW及P-LCR各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EET、HCT及ES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EET、HCT及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一年内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3.56,P<0.001).结论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关,HP的根治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小板参数及血流变学水平,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周霖  蔡斌  甘露  蒋瑾瑾 《医学教育探索》2013,(12):1253-1255
长海医院儿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作为教学组长,3~5名住院医师为组员,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目标,按各系统临床常见病种设置案例。教学结束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PBL教学满意度、自我评价均达到预期目标,住院医师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