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I)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株ECV304,并将其分为对照组、HMCBl刺激组、丙酮酸乙酯(EP)处理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NF-KB活性的变化、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细胞内NF-K 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结果 HMGBl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KB在短时间内活化,促进TNF-α表达;EP处理后可显著降低NF-KB活性,抑制TNF-α表达.结论 HMGBl可能通过活化血管内皮细胞NF-K B进而诱导TNF-α分泌,参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EP可通过拮抗HMGBl刺激血管内皮细胞NF-KB活化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同T细胞异常活化介导的免疫紊乱密切相关。而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失衡被认为积极参与了多发性硬化的病变过程。本文采集了多发性硬化病人在甲强龙冲击前后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考察其在病情急性期及缓解期Th1/Th2类因子的分泌情况。【方法】收集多发性硬化病人急性期及缓解期外周血PBMC进行体外培养,应用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IFN-γ和IL-10含量,同对照健康患者进行比较,并对MS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14名多发性硬化患者经甲强龙冲击后12名患者有明显或一定程度缓解,MS患者治疗前PBMC上清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S患者同治疗前比较其PBMC分泌IFN-γ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Th1类细胞因子积极参与了多发性硬化的发病过程,甲强龙冲击治疗后降低了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使病情趋向缓解。  相似文献   
10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屏障损害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50 g/L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SAP 3h,6h,12h,24h,48h 5个亚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处理组(PDTC组),每组8只.PDTC组于建模后24h取材.测定血浆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 6h组大鼠肠组织HMGB 1 mRNA表达显著增高(0.41±0.06 vs 0.26±0.03,P<0.01),12h呈现进一步升高趋势,24h达峰值(0.62±0.06),并持续至48h.PDTC干预可显著降低肠组织HMGB1 mRNA表达(0.35±0.06 vs 0.62±0.06,P<0.01).PDTC组较SAP 24h组肠组织HMGB1 mRNA表达,血浆LPS和DAO显著下降(HMGB1 mRNA表达:0.35±0.06 vs 0.62±0.06,P<0.01;LPS:0.433±0.120 KEU/L vs 0.852±0.232 KEU/L,P<0.01;DAO:0.65±0.12 kU/L vs 1.36±0.22 kU/L,P<0.01).结论:SAP时,肠组织内HMGB1表达上调;PDTC可以明显抑制SAP时肠组织内HMGB1表达.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protective lung ventilation mode,PLV)与压力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拟于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计144例,按随机序列号分为PLV组和PCV组,每组72例。PLV组潮气量6 ml/kg,吸呼比1∶2,呼吸频率16次/min,呼气末正压5 cmH 2O(1 cmH 2O=0.098 kPa);PCV组设定通气压力维持潮气量8 ml/kg,吸呼比1∶2,呼吸频率12~16次/min。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后10 min(T2)、气腹后20 min(T3)、撤除气腹后10 min(T4)记录患者气道峰压(airway peak pressure,Ppeak)、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并计算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于T3、T4时点行血气分析记录PaO 2、PaCO 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i-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A-aDO 2),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结果:PLV组T3时点Ppeak、Pmean显著高于PCV组,但Cdyn低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组T4时点Ppeak显著高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时点Ppeak、Pmean较T1时点显著升高,而Cdyn显著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组T3时点Ppeak、Pmean显著高于T2时点,Cdyn显著低于T2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组T3时点PaO 2、OI显著高于PCV组,而PaCO 2、A-aDO 2显著低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点PaO 2、OI较T3时点显著升高,而PaCO 2、A-aDO 2较T3时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点PaO 2、PaCO 2、A-aDO 2、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PCV有助于维持患者呼吸动力学稳定,而小潮气量PLV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氧合功能,二者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刘炜炜  葛春林  陈旭春  李璇  任玲  王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89-1291,1294
【目的】探讨局灶型Castleman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3例局灶型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局灶型Castleman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亦无特异性。53例病例中,透明血管型50例,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2例。有随访结果的47例中,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46例存活,41例手术完全切除者均无复发,1例部分切除及4例活检病例无症状存活。【结论】局灶型Castleman病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时注意选取不同部位表现典型的淋巴结,必要时多次送检;手术时应与恶性肿瘤鉴别,要做术中冰冻病理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扩大性切除。局灶型Castleman病手术切除后可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80岁)20例,非老年组(18~55岁)20例。待麻醉平面、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平稳后,予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设定镇静水平为警觉/镇静(OAA/S)评分3分,观察镇静前与OAA/S评分3分时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靶控浓度、丙泊酚的累积量和需要的时间。结果: 在OAA/S评分3分时,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镇静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靶控浓度、累积量和需要的时间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01)。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的老年患者时应注意靶控浓度、丙泊酚的累积量和时间,只要将OAA/S评分控制在3分,就能较好的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7.
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常常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屈伸受限等症状 ,给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 (ADL)带来很大影响。笔者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资料167例患者中 ,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 ,男性41例 ,女性54例 ,年龄最小37岁 ,最大81岁 ,病程最短为8个月 ,最长者36年 ,单膝疼痛伴屈伸困难者61例 ,双膝疼痛伴屈伸困难者34例 ;药物治疗对照组72例 ,男性28例 ,女性44例 ,年龄最小者32例 ,最大76例 ,病程最短1年零2个月 ,最长为18年 ,单膝疼…  相似文献   
108.
Ӧ�ø�ǻ������С����ȫ����2������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肠不全梗阻主要是由于小肠的良恶性肿瘤、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炎性狭窄、粘连扭曲、压迫所致。由于小肠解剖学上的特点 ,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 ,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定性及定位检查方法 ,以往常常需要开腹探查。本文就腹腔镜诊治小肠不全梗阻的意义进行探讨。1 病例报告  例 1 女性 ,6 6岁。 4个月来多次出现左侧腹痛、腹胀 ,恶心、呕吐 ,间断排气、排便 ,3个月前出现一次黑便 ,量约2 0 0g ,发病后体重下降 5kg。  例 2 男性 ,41岁。 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 ,以脐周为主 ,进食水后疼痛加重 ,此时脐周可见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 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分别测定不同时段的皮质醇、血糖、SBP、HR等。结果: Ⅰ组的皮质醇、血糖、SBP在二氧化碳气腹后到排放二氧化碳后明显高于Ⅱ组(P<0.05~P<0.01).HR仅在排放二氧化碳后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从而对老年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PaCO2和PetCO2的变化及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PaCO2和PetCO2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于气腹前5 min,气腹后5,15,25,35 min和放气后5,10 min采集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的PetCO2,并求出Pa-etCO2.结果 CO2气腹后15,25,35 min,放气后5 min,10 min PaCO2,PetCO2,Pa-etCO2与气腹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不同时间的PaCO2与PetCO2密切相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放气后5 min,10 min Pa-etCO2则显著提高.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过程中,PetCO2能较好的反映PaCO2压力变化,两者的相关性较好,但应注意气腹停止后,CO2继续吸收入血,导致PaCO2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