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金龙中普罗托品和异紫堇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紫金龙主要有效成分普罗托品与异紫堇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柱PHE NOMENEX C18(4.6mm×15 0mm ,5 μm) ,流动相为甲醇 0.2 %磷酸水溶液 (用三乙胺调pH至 7.0 ) (50∶50 ) ,检测波长 254nm ,流速 0.8mL·min-1。结果 :普罗托品和异紫堇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9% ,98.6 % ;RSD分别为 1.3% ,1.4 %。结论 :本法精确、简便、重现性好 ;适用于紫金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2.
感冒康宁颗粒抗菌、抗病毒及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感冒康宁颗粒体外和体内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及解热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A3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细胞病变法观察感冒康宁颗粒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用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模型评价体内抗病毒作用;用试管法测定感冒康宁颗粒在体外对不同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影响,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评价感冒康宁的体内抗菌作用;用2,4-二硝基苯酚引起大鼠发热,观察感冒康宁颗粒的解热作用。结果:感冒康宁颗粒13.1mg·mL~(-1)对流感病毒A3引起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52.2mg·mL~(-1)对RSV引起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9g·kg~(-1)可明显降低小鼠的RSV呼吸道感染率(P<0.01);感冒康宁颗粒对大肠杆菌、金葡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9g·kg~(-1)可明显降低金葡球菌全身感染小鼠的死亡率(P<0.01)。4.8或9.6g·kg~(-1)感冒康宁在致热后30,60,90,120,15,180min均有明显抑制体温升高的作用(P<0.01)。结论:感冒康宁颗粒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较好的解热作用。提示在临床上对感冒可能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63.
中医药是最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代表性学科和最具有特色的传统产业。如果实现了现代化和国际化,就有可能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科技产业。为此,1997年国家科委提出了忡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现在这个计划正作为国家科技部“九五”“十五”重中之重项目组织实施。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将有可能使21世纪的生命科学产生突破,使其成为我国民族产业中的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健康做出新贡献。所以,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是历史的机遇和民族的责任,特别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机遇和责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有个正确的思路或称正确的药学思想来进行各项研究工作和规范工作,才能促进中医  相似文献   
64.
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松果菊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了24个成分,鉴定出了16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烯类(3.21%)、烷类(30.1%)、酸类(3.27%),其中甲基十六烷含量最高为28.15%。9,12-十八碳二烯酸单甘油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单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鉴定出。结论:为松果菊挥发油成分的系统分析提供了资料,特别是为我国松果菊质量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5.
菊科蓍属10种植物花粉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 10种蓍属Achillea植物的花粉形态。方法 :对 10种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光镜 (LM)和扫描电镜 (SEM)的观察。结果 :蓍属 10种植物的花粉均为近球形 ,萌发孔为三孔沟 ,表面具瘤状 刺状 穴状纹饰。但在花粉大小、萌发沟形态和表面纹饰等方面仍有区别。结论 :蓍属 10种植物的花粉在形态上存在细微的种间差异。蓍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6.
绵马贯众贮存时间与药材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绵马贯众在2年贮存期中东北贯众素的含量;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总间苯三酚衍生物的含量。结果提示以绵马贯众鲜品为对照,贮存1年和2年的贯众药材东北贯众素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2%和27%,总间苯三酚衍生物含量分别降低了2%和8%。  相似文献   
67.
中药续断原植物及续断属修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诱导表达T4溶菌酶蛋白并测定其抗菌活性。方法T4溶菌酶(T4lysozyme)基因以N端融合的方式被准确插入到质粒pPIC9K的EcoR I-Not I位点内,得到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 pPIC9K-T4L。该载体首先经限制性内切酶Sal I酶切,进而采用电击方法将线性化的重组质粒DNA导入到毕赤酵母中。经过梯度筛选得到多个单拷贝和多拷贝转化重组子。随机挑取部分重组子PCR扩增阳性克隆,经菌体培养和甲醇诱导后获得了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存在于培养上清液中。结果表达蛋白经琼脂孔扩散抗菌实验显示抑菌圈明显;重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多拷贝与单拷贝重组表达子没有抗菌活性差异与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加热煮沸对于T4溶菌酶蛋白的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T4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得以成功诱导与表达;表达产物不受拷贝数影响并具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3种松果菊属药用植物花粉的形态。方法:对3种花粉进行了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的观察。结果:松果菊属3种花粉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但在花粉颜色、大小、萌发沟特征及外壁纹饰上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松果菊属3种植物花粉在形态上存在种间差异。此研究结果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0.
三种松果菊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松果菊是菊科Compositae松果菊属Echinacea植物,分布在北美洲,该属植物约有9种[1] ,主要药用种是狭叶松果菊E .angustifolia ,紫花松果菊E .purpurea和淡紫松果菊E .pallida。松果菊的治疗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和感染,其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肯定[1~4] 。对松果菊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有关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现将其化学和药理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 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