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7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系统介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对近几年国外有关CDK抑剂的发现、构效研究及临床试验等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结果:olomoucine,roscovitine等三取代嘌呤类化合物,flavopiridol及butyrolactone三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CDK抑制活性,对多种人类肿瘤均有疗效,且不良反应小。结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漱酶(CDK)抑制剂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系统介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对近几年国外有关CDK抑制剂的发现、构效研究及临床试验等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结果 olomoucine,roscovitine等三取代嘌呤类化合物,flavopiridol及butyrolac tone三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CDK抑制活性,对多种人类肿瘤均有疗效,且不良反应小。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73.
2-(2-噻吩)乙胺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进药物中间体2-(2-噻吩)乙胺的合成方法,使之适合工业化生产。方法:以噻吩为原料,经Vilsmeier反应制得噻吩甲醛,再将Darzen反应、水解、脱羧、与盐酸羟胺缩合等用一锅煮方法制得噻吩-2-乙醛肟,再经Raney Ni还原得目的物2-(2-噻吩)乙胺。结果:总收率可达70.09%,略高于文献。结论:此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4.
以异喹啉为原料,经N-氨化、环合等步反应,合成了口服抗早孕药2-联苯基-1,2,4-三氮唑骈[5,1-a]异喹啉,并对中间体4-腈基联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75.
以2-氨基噻唑为原料,经N-甲酰化、N-氨化、环合、N-烃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了4个N~3-取代的噻唑骈[3,2-b]-1,2,4-三氮唑溴化物,并用热解法确证了氮上取代基的位置。  相似文献   
76.
固—液相转移催化烃化合成α—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78.
雄性激素对动物睾丸的功能可产生多种作用,这主要决定于给药的剂量。低剂量的睾丸酮可通过反馈,抑制促黄体生成素的释放,从而使精子的形成受到抑制。因此,长效雄性激素睾丸酮庚酸醋可作为男用节育药。作为长效雄激素也可用于治疗因雌激素过多而引起的肿瘤。因此,睾丸酮庚酸酯无论对于计划生育或妇科肿瘤的治疗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检测3-(2-氯苯基)-1-(2-羟基-4,6-二甲氧基-3-((-N,N-甲基乙基胺)甲基)苯基)-丙-2-烯-1-酮(DMF)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DMF对PC3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C3细胞凋亡率;JC-1染色观察线粒体ΔΨm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DMF对PC3细胞具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这种抗增殖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DMF可诱导PC3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ΔΨm)下降,并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F促进PC3细胞内procaspase-3活化及其下游底物PARP降解。同时,DMF还促进Bax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使Bax/Bcl-2比值明显增加。此外,DMF可抑制PC3细胞内p38蛋白的磷酸化。结论:DMF可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其促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索3-(4-溴苯基)-2-(乙砜基)-6-甲基喹喔啉-1,4-二氧化物(Q39)在缺氧条件下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MTT法测定Q39对K562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2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荧光染料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3流式细胞术测定K562细胞凋亡率。4JC-1染色法观察Q39对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5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低氧条件下细胞内procaspase-3、cleaved caspase-3、PARP、Bax、Bcl-2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缺氧(3%O2)条件下,Q39对K562细胞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抑制增殖作用,IC50为(0.21±0.05)μmol/L。经DAPI染色证实,Q39作用6h后开始诱导K562细胞凋亡,后期细胞体积缩小,并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K562细胞与Q39共孵育0、6、12和24h的凋亡率分别为2.8%、3.2%、5.9%和19.2%。JC-1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孵育0、6、12、24和48h后Q39使K562细胞的线粒体△Ψm呈明显下降趋势,并且具有时间依赖关系。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Q39降低K562细胞的HIF-1α、pro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并且促使PARP裂解。结论:Q39在缺氧条件下对K562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通过降低HIF-1α蛋白表达和调节其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促使K562细胞线粒体△Ψm下降,诱导细胞凋亡。Q39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和HIF-1α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