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α-苯基丁腈是镇静催眠药导眠能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国内生产上以苄腈基、溴乙烷(过量50%)为原料,氨基钠为催化剂,在苯溶液中加热回流合成,其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52.
以甘氨酸酯或丙氨酸酯为原料,经醛亚胺化、固-液相转移催化烃化合成了7个α-氨基酸.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53.
综合性大学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浙江大学药学院为综合性大学的学院,近年来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以培养和造就能适应推动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和实习基地建设、改进教学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方法依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讨论提高紫杉醇水溶性的研究成果。结果紫杉醇的水溶性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制备成特殊制剂加以改善,也可以通过结构修饰制备水溶性的紫杉醇衍生物来得到提高。结论改善紫杉醇的水溶性,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成为保证紫杉醇抗肿瘤化学治疗得以继续的关键,是紫杉醇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5.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张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志卫  胡永洲  吴好好  蒋惠娣 《药学学报》2005,40(11):1001-1007
目的寻找具有较好血管舒张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以槲皮素为原料,经保护后分别与1-溴代-2,3,4,6-四乙酰基-D-吡喃葡糖等4种溴代糖缩合、脱保护合成了4个槲皮素苷类化合物(1a~d);以间三酚为原料,按常规方法合成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2a~f);利用IR,1H NMR,13C NMR和M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观察了合成的10个槲皮素衍生物及类似物与4个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并用HPLC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相对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结果受试的14个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浓度依赖性地舒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大鼠胸主动脉环,且其血管舒张活性随着其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的增加而增大。结论3-溴-5,7二羟基黄酮(2d)的血管舒张作用最强,黄酮类化合物的血管舒张活性与其油水分配系数(logP)具有正相关性。初步的构效关系为开发更有效的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盛荣  胡永洲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8):1421-1423
 目的研究和改进多奈哌齐的合成工艺。方法将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与丙二酸在吡啶中缩合,然后用Raney Ni催化氢化制得3-(3,4-二甲氧基苯基)-丙酸,再以多聚磷酸作为环合剂生成5,6-二甲氧基-1-茚酮(中间体1);将苄基哌啶酮与碘化三甲基亚砜盐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反应得到环醚,经溴化镁催化重排生成N-苄基-4-哌啶基甲醛(中间体2);将上述两个中间体在氢氧化钠作用下进行Adol缩合,然后用5%Pd-C选择性催化氢化,最后盐酸化得到多奈哌齐。结果多奈哌齐及其各中间体经红外、核磁、质谱证实。结论本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总收率高,而且整个过程不需柱色谱纯化,是理想的工业化生产路线。  相似文献   
57.
目的:系统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物作用,促进其深入研究及发展。方法: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MMP生物抑制剂、合成抑制剂的开发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情况。结果:目前对MMP抑制剂的研究还处于临床试验及探索阶段。结论:MMP抑制剂正被开发为一种新型的抗血管生成剂  相似文献   
58.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细胞适应低氧环境的关键性转录因子,在组织贫(缺)血和炎症性疾病中稳定表达,对缓解病情具有重要作用。脯氨酸羟化酶(proline hydroxylase domain,PHD)能实现HIF的羟基化,是体内降解HIF的最主要蛋白酶。PHD抑制剂可以有效增加体内HIF蛋白含量,对于贫血及炎症性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小分子PHD抑制剂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的β-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先导化合物Carfilzomib与蛋白酶体的作用方式,保留其与蛋白酶体结合的关键环氧酮片段,并结合β-氨基酸的特点,采用氨基酸替换、生物电子等排等药物设计的方法,设计一类结构新颖的蛋白酶体抑制剂;采用缩合、氧化、还原等反应,合成系列目标化合物;通过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检验化合物活性。结果 合成了8个结构新颖的β-肽环氧酮类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1H-NMR、ESI-MS确证,部分化合物体现了一定的蛋白酶体抑制活性。结论 β-氨基酸作为一种重要的α-氨基酸替换结构,有望能够丰富短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60.
目的:鉴定转染大鼠组胺H3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株受体表达情况,筛选具有H3受体拮抗活性的新型非咪唑类化合物。方法:利用RT-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株组胺H3受体的表达,以阳性刺激物forskolin诱导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为指标,初步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化合物。结果:细胞鉴定结果显示,稳定转染H3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株高表达大鼠H3受体。H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R)-α-甲基组胺可浓度依赖性抑制阳性刺激物forskolin(10μmol/L)诱导的cAMP含量升高(P<0.05),当(R)-α-甲基组胺浓度达到30 nmol/L时,抑制率接近平台值(P>0.05)。而H3受体拮抗剂噻普酰胺和新合成的非咪唑类化合物XHA23及XHA25则能够浓度依赖性阻断(R)-α-甲基组胺对forskolin诱导的cAMP含量升高的抑制作用(P<0.05),IC50分别为3.62μmol/L、0.49μmol/L、0.14μmol/L。结论:高表达H3受体的HEK293细胞株可用于有H3受体拮抗活性化合物的筛选,而非咪唑类化合物XHA23和XHA25具有一定的H3受体拮抗剂样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