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30 min给予0.9%生理盐水10 ml、0.6 mg/kg右美托咪定10 ml,微量泵注射10 min完成.收集麻醉诱导前(H0)、气管插管后(H1)、给药前(H2)、给药后(H3)、体外循环(CPB)后即刻(H4)、CPB后30 min(H5)、CPB后1 h(H6)、CPB后2 h(H7)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 h(T1)、4 h(T2)、8 h(T3)、12 h(T4)抽取桡动脉血样2 ml.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H0相比,对照组在H5、H6 MAP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P<0.01),DEX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T1~T4时DEX组患者cTnI、CK-MB和血清MDA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3.
超前镇痛是通过防止外周和中枢敏化来降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的一种镇痛方法.现介绍超前镇痛的机制、临床常用方法及药物,并展望超前镇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吗啡对瑞芬太尼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骨科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2岁,体重45~100 kg,随机分为3组(n=20).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完成后,M组静脉注射吗啡0.15 mg/kg;MP1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和吗啡0.075 mg/kg;MP2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和吗啡0.075 mg/kg.术中静脉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期间躁动和寒战的发生情况,以及意识恢复后5 min时的口述痛觉评分(VRS评分).分别于术后1 h(T1)、2 h(T2)、4 h(T3)、8 h(T4)、12 h(T5)和24 h(T6)时,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静态和动态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MAP和HR.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和术后24 h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2 ml,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和TNF-α的浓度.结果 三组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VRS评分、MAP、HR、躁动、寒战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MP1组T1~2时静态VAS评分升高,T1-6时动态VAS评分升高,MP2组T1-5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与MP1组比较,MP2组T1-6时静态VAS评分降低,T1-5时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与M组比较,MP1组各时点血浆PGE2和TNF-α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2组术毕血浆PGE2和TNF-α的浓度降低(P<0.05);与Mpi组比较,MP2组术毕时血浆PGE2和TNF-α的浓度降低(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复合吗啡0.075 mg/kg可减轻瑞芬太尼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且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吗啡.  相似文献   
55.
超前镇痛是通过防止外周和中枢敏化来降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的一种镇痛方法.现介绍超前镇痛的机制、临床常用方法及药物,并展望超前镇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背景 μ、κ、δ、ε、σ及λ等多种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体内各器官,它们各自有其特异的内源性配体,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器官的保护作用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的 综述阿片受体激动剂对I/RI器官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内容 阿片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57.
本院自 1 996年 9月— 2 0 0 0年 1 0月对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硬膜外腔阻滞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6例 ,男 5 4例 ,女 32例 ;年龄 31~ 72岁 ,平均 5 6 6岁。其中L3~ 4 间隙突出 1 8例 ,L4~ 5间隙突出 32例 ,L5~S1间隙突出 2 4例 ,L4~ 5,L5~S1间隙同时突出的 1 2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 ,诊断根据Mcculloch ( 1 983)制订的标准而确立。其中 31例曾行推拿、针灸、腰椎牵引等保守治疗无效。1 2 术前准备及操作方法 :术前进行详细的体格…  相似文献   
58.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不同补液疗法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的中老年(≥50岁)患者19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输液组(RF组)97例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DT组)98例。RF组:麻醉诱导时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 mL/kg,麻醉诱导后以5 mL/(kg·h)的流率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GDT组:麻醉诱导时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 mL/kg,麻醉诱导后根据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NAP)中的脉压变异率(PPV)调整输液速度维持9%≤PPV≤13%。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尿量、出血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分别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术中30 min(T3)、术中60 min(T4)、术中90 min(T5)、术中120 min(T6)、手术结束时(T7)和拔管后5 min(T8)的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脑氧饱和度(rSO2)以及T2、T7的血乳酸(LAC)值,术后3 d连续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文修订版谵妄诊断量表(CAM-CR)评分。结果 与RF组比较,GDT组MAP和rSO2在T5~T8时均明显升高,CI在T6~T8时明显升高,而HR在T6~T8明显降低(P<0.05)。与RF组比较,GDT组术中使用麻黄素较少[(1.5± 0.5) mg vs. (4.7 ± 5.8) mg, t=3.309, P<0.05],术中输液总量较多[(1 826.1±608.5) mL vs. (1 345.4±548.7)mL,t=5.791,P<0.05]、术中尿量较多[(470.9±296.8)mL vs. (380.8±228.1)mL,t=2.326,P<0.05]。GDT组患者POD发生率低于RF组(4.1% vs. 12.4%,χ2=4.448,P<0.05)。结论 目标导向输液可以稳定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灌注,降低PO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全麻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C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注药前(T1)、麻醉诱导前(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min(T5)、拔管后即刻(T6)、拔管后3min(T7)的BIS、MAP、H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变化;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T2时D组BIS明显低于T1时和C组(P<0.01);与D组比较,T2、T4、T6时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或P<0.01);T4、T6时C组的E、NE浓度明显高于T3时和D组(P<0.01),而D组则无明显变化;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D组拔管期间体动、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预先静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可产生明显的镇静效应,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的用量,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采用情景模拟培训联合高级模拟人教学法应用于困难气道的教学中,并评价该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0日-2021年6月20日某医院麻醉科规培医师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其中,观察组学员按照情景模拟联合高级模拟人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模式教学。两组学员培训后均需完成理论、技能操作考试、课程问卷调查以及气道管理信心、团队合作力表现自评。结果 培训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92.00±1.25&85.24±0.87)、实践技能操作成绩(93.17±2.91&85.37±1.85),对课程的满意度(9.28±0.33&7.17±0.72)、兴趣性(9.02±0.17&8.13±0.22),气道管理信心(8.54±0.47&6.22±0.84)、团队合作表现力(7.59±0.24&6.43±0.35)自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后一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84.5±2.06&79.25±1.84)、实践技能操作成绩(85.56±1.06&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