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按照时间治疗学原则,探讨不同时间服用氢氯噻嗪和盐酸贝那普利对新发1级、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2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氢氯噻嗪+早盐酸贝那普利组(早早组)和早氢氯噻嗪+晚盐酸贝那普利组(早晚组),共治疗8周。服药前后进行诊室血压测量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药物对血压水平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诊室SBP和DBP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血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24 hSBP和24 h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早晚组患者的夜间SBP和DBP达标率明显高于早早组(P<0.01)。在血压昼夜节律纠正方面,早早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血压的比例为20%,早晚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40%(P<0.01)。结论对于新发1级和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服用氢氯噻嗪和盐酸贝那普利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晚上服用盐酸贝那普利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维持正常的昼夜变化节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其中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73例,高血压病无合并冠心病30例,由冠脉造影证实或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确诊为冠心病。采血检测患者血脂水平,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IP=log(TG/HDL-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动态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合并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IP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二分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是否出现冠心病与TG相关(P<0.05),与TC、LDL-C、AIP高度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IP增加明显,AIP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3.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心血管研究趋向于绘制一幅分子生物学“疾病基因图谱”.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将基因分析和病理分析串联起来[1],现就蛋白质组学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总结如下.1 蛋白质组以及蛋白质组学的概念蛋白质组的概念由澳大利亚Wilkins和Willians于1994年提出,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广泛参与细胞的功能及调节,蛋白质组决定细胞乃至组织和器官的表型.不论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急慢性疾病状态下[2].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82例年龄≥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非杓型组和杓型组。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非杓型组与杓型组的IMT分别为(0.17±0.08)cm、(0.14±0.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2例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9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5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七叶神安片,每次10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效率及中医症状积分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失眠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睡眠效率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在改善气短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其他各项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安全、有效,优于七叶神安片.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盐敏感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肾功能及尿微量蛋白的差异。方法 131例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阴虚阳亢组24例,痰湿壅盛组28例,阳虚水泛组79例。检测各证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白蛋白(MA)、尿α微球蛋白(A1M)、尿免疫球蛋白G(IGU)、尿蛋白肌酐比(MA/CR)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与阴虚阳亢组比较,痰湿壅盛组和阳虚水泛组eGFR降低(P0.05)。与痰湿壅盛及阴虚阳亢组比较,阳虚水泛组MA、A1M、IGU明显升高(P0.05)。与痰湿雍盛证比较,阳虚水泛组MA/CR升高(P0.05)。各组间尿NAG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阳虚水泛证患者肾脏损害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47.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纳入相关RCTs,并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 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626例受试者。相比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的血脂总疗效高于对照组(RR=1. 30,95%CI[1. 15,1. 48],P=0. 001)。治疗后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WMD=-0. 38,95%CI[-0. 68,-0. 08],P=0. 01)。治疗后三酰甘油与对照组效果接近(WMD=-0. 16,95%CI[-0. 44,0. 12],P=0. 28)。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效果接近(WMD=0. 05,95%CI[-0. 11,0. 21],P=0. 55)。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效果接近(WMD=0. 09,95%CI[-0. 64,0. 82],P=0. 80),与他汀类药物比较,补阳还五汤治疗后LDL-C水平较低(WMD=-0. 48,95%CI[-0. 67,-0. 29],P=0 0. 00001)。纳入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较好,对TC、TG、HDL-C、LDL-C的改善有效,对TC的改善较为明显。与他汀类药物比较,对TC、LDL-C改善较明显。  相似文献   
48.
目的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纳入相关RCT,并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8篇RCTs共715例。相比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的心绞痛疗效较高[RR=1.20,95%CI(1.08,1.33),P=0.0008]。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WMD=-0.56,95%CI(-0.88,-0.23),P0.00001]。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对照组[WMD=-0.26,95%CI(-0.37,-0.15),P0.00001]。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4,95%CI(-0.06,0.15],P=0.42]。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WMD=-0.28,95%CI(-0.51,-0.04),P=0.02]。各项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案例。结论本文认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疗效明显。对TC、TG、LDL-C改善整体有效,与常规治疗相比效果显著,但联合他汀类药物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对HDL-C的疗效仍需更多文献证明。推荐临床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并建议补充更多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芪珀生脉颗粒对房颤模型大鼠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2)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房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芪珀生脉大剂量组、芪珀生脉中剂量组、芪珀生脉小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维拉帕米组和稳心颗粒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死亡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珀生脉各剂量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死亡率降低,且芪珀生脉大、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组c Tn T、CRP、Hcy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芪珀生脉颗粒对房颤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改善房颤心房组织损伤,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与假手术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制造心肌梗死后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8周末收集尿液,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检测2组大鼠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情况,建立大鼠尿液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bZ-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模式判别,以观察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均能明显区分。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3-羟基丁酸、乙酸、丙酮、磷脂酰胆碱、三甲胺、马尿酸含量升高;谷氨酰胺、肌肝、牛磺酸、柠檬酸、苹果酸、苯基丙氨酸含量下降。结论心肌梗死后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出现尿液代谢组学变化,差异代谢产物主要与能量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及肾、胃肠道功能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