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6篇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38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蔡利琴  张廷熹  范亚可  肖洁 《新医学》2002,33(10):595-596
目的:总结对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I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中,中位年龄4.5岁,病程2个月-4.5年,入院时确诊IPH10例,其余分别误诊为:肺炎18例,支气管扩4张,肺结核,缺铁性贫血各3例,肾炎-肺出血(Goodpasture)综合1例,误诊率为745,所有病例痰液或胃液均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经治疗后完全发不发作9例,偶尔发作11例,经常发作12例,死亡4例,结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怀疑本病时应仔细询问有否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在痰液或胃液找含铁黄素细胞,以尽快确诊,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辅以其它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2.
糖化产物在腹膜透析患者体内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蛋白质非酶糖化的早期产物Amadori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在非糖尿病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体内的浓度变化及与腹膜透析的相互影响。方法 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法测定早期糖化产物-果糖胺,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糖化终末产物(AGEs)。结果 腹膜透析(CAPD)组的果糖胺与AGEs均比正常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腹膜平衡试验(PET)组腹膜透析液各测定指标在0h,2h,4h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提示糖化产物在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增多,腹膜透析清除效果差,且可能影响腹膜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2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人群中总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胺碘酮和美托洛尔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常用药物,胺碘酮主要用于心房颤动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的维持,而美托洛尔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心房颤动发作时的心室率,二者经常单独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心房颤动患者,二者的应用都是有必要的,本研究观察二者联合使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4.
射频消融术后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的动态变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频消融术后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的动态变化(摘要)刘晓惠胡大一王建旗逮勇肖洁郑红伟顼志敏本研究以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TnT)判断射频消融术(RFCA)后的心肌损伤。对象与方法:61例因心动过速需RFCA治疗的住院病人,男32例,女29例,平均年龄37....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去卵巢组(ovariectomized,OVX)大鼠和假手术组(sham-operated,Sham)大鼠胫骨干骺端表达的差异以及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 12只6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OVX组,每组6只。造模后12 w两组大鼠称量体重后处死,取大鼠子宫称重,双能X线检测大鼠胫骨干骺端BM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大鼠右侧胫骨干骺端SP,CGRP,VIP和NPY表达,取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值,分析其与BMD之间相关性。结果造模后12 w,与Sham组相比较,OVX组大鼠体重增加,子宫湿重和BMD值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发现SP,CGRP和VIP的MOD值降低,NPY的MOD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SP,VIP的MOD值与BMD值成正相关关系(r=0.746,P=0.005;r=0.591,P=0.043),NPY的MOD值与BMD值成负相关关系(r=-0.666,P=0.018)。结论骨质疏松可能与骨组织中神经肽的表达量改变有关,但其中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在内分泌代谢科实施亚专业化护理对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方法通过划分亚专业护理小组,医护一体开展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对亚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实施亚专业护理的工作模式。分析实施该工作模式前(2006年~2009年)后(2010年~2013年)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亚专业护理模式以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没有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护理人员参会人次、发表论文数和申报科研项也有所提高(P0.01或P0.05)。结论在内分泌代谢科成立护理亚专业小组,可以提高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7.
谢辉  朱琳  黄霖  肖云  肖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1-12,18
目的:研究降糖保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降糖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X组),中药组(Z组)。分别予厄贝沙坦150mg/次,1次/d,口服;降糖保肾方(免煎剂)每日2剂,口服;维持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蛋白尿、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降糖保肾方组空腹血糖显著下降至(8.4±1.0)mmol/L、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至(12.1±1.4)mmol/L、HbA1c显著下降至(8.0±0.3)%(P〈0.05);24h尿蛋白显著下降至(185.6±17.7)mg,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至(54.2±7.9)μg/min(P〈0.05);SOD显著升高至(80.0±8.7)nU/ml、CAT显著升高至(26.4±2.4)nU/ml,MDA显著下降至(5.1±0.4)nmol/ml(P〈0.05)。结论:降糖保肾方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发挥保护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长期应用心脏保护性药物的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85例术后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血运重建术患者出院时服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调脂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比例分别为90.6%、88.5%、74.7%和76.3%,在平均(16.89±4.29)个月后,相心服药比例分别足93.5%、78.5%、48.9%和52.1%:服药剂量也呈相似趋势;停药原因中,医生未予处方的占31.0%,患者不合作22.7%,经济原因16.7%,换药及扭心副反应12.1%,达标停药9.1%,不良反应停药7.6%.结论:血运重建术患者长期服用有效药物的比例和剂最降低:患者认知和医生忽视是造成停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肠抑素与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的关系以及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肾损害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辛伐他汀(10 mg/kg·d))治疗组,12周后检测3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血清和肾皮质肠抑素浓度.结果 高脂血症组大鼠尿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和肾皮质肠抑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P<0.01),血清和肾皮质肠抑素含量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加血清肠抑素水平,肠押素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了高脂血症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尿路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门、急诊和住院部送检的中段尿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并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小儿组(6个月~13岁),成人组(14岁~64岁)和老年组(65岁以上)。结果:中段尿培养阳性标本570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11%(468/570),革兰阳性球菌占17.89%(102/570)。成人组和老年组中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比例与小儿组相似(P>0.05);而小儿组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和老年组(P<0.05)。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均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为亚胺培南,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不同年龄的尿路感染患者,其细菌病原学构成显示不同的特点,而且总体耐药现象严重,应该严格执行用药前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尿路感染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