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croRNA(miRNA)水平的表达及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和7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技术系统分析所有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iRNA(Hsa-miR-141、Hsa-miR-143、Hsa-miR-4674、Hsa-miR-6816-5p、Hsa-miR-22-3p、Hsa-miR-6789-5p)表达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5种miRNA中4种(HsamiR-141、Hsa-miR-4674、Hsa-miR-22-3p、Hsa-miR-6789-5p)miRNA在前列腺癌组血清中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sa-miR-143则低于健康对照组。4种miRNA在前列腺癌远处转移患者中含量均高于未远处转移患者,Hsa-miR-143则低于远处未转移者。血清miRNA含量与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研究中5组miRNA在前列腺癌远处转移患者血清中的含量高于未远处转移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可为前列腺癌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肺癌[1].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多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如何快速、有效、安全地解除梗阻,改善排尿期症状,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  相似文献   
93.
【目的】针对不同教育背景的住院医师、临床研究生和进修医生(临床“三生”)共同承担住院医师工作的现象,以及不同类型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差异较大的特点,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尝试将“临床三生”共同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并实行固定临床导师制,研究并分析这两项举措对耳鼻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效果和实践价值。【材料与方法】 自2004年9月起,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将所有接受临床培训的24名临床“三生”统一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简称为培训学员),并依据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教学委员会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规范化培训组织实施与考核方案》试行固定临床导师制,临床导师和学员为双向选择,科室主导的统一标准化培训和导师主导的个性化培训相结合。在方案实施3个月之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培训学员及临床导师进行调查。 【结果】针对学员发出问卷24份,回收23份;针对导师发出问卷20份,回收18份。根据问卷反馈,100%的培训学员及临床导师对实行固定临床导师制感到“满意”,100%的培训学员及临床导师认为学员在接受培训阶段应定期安排教学讲课并锻炼撰写发表文章;所有受访者对培训基地的教学工作表示“满意”,其中91.3%的培训学员及55.6%的临床导师认为“很满意”。【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医师培养的必要环节,将临床“三生”纳入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体系并实行固定临床导师制有利于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步行能力(FAC)和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呈正相关。结论: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大鼠HGF蛋白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各1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阳性对照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实验组给予疏肝化瘀方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干预14 d后的心肌组织中HGF蛋白表达,测定各组SD大鼠心脏功能参数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的HGF蛋白光密度值显著的高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心肌组织的HGF蛋白光密度值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LVEDP显著的高于假手术组(P0.05),LVSP、+dp/dtmax、-dp/dtmax绝对值显著的低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LVEDP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LVSP、+dp/dtmax、-dp/dtmax绝对值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水平显著的高于假手术组(P0.05),SOD、NO水平显著的低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清LDH、CK水平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SOD、NO水平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疏肝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大鼠能显著改善其心功能、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提高心肌组织HGF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对患者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患者61例122眼,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0.5a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用电脑自动验光仪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0.5a的角膜曲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各个参数的改变,用临床病史法计算出术后矫正角膜曲率(K矫正),建立K矫正对术后测量的角膜曲率(K术后)的回归公式,并比较IOL-Master和电脑自动验光仪测量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的一致性。结果 IOL-Master测量术前和术后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3.25±1.15)D和(39.13±1.92)D,前房深度分别为(3.65±0.21)mm和(3.55±0.20)mm,眼轴长度分别为(25.58±0.89)mm和(25.49±0.87)mm,手术前后三组数据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电脑自动验光仪测量的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分别为(43.20±1.15)D和(39.06±1.89)D,推导的回归公式为:K矫正=1.093×K术后-4.013。Bland-Altman分析显示IOL-Master和电脑自动验光仪在测量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上一致性较好。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患者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均较术前降低,相比较角膜曲率改变更明显,可采用回归公式对术后角膜曲率进行矫正。IOL-Master和电脑自动验光仪在测量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上一致性较好,临床上可以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r AAV2/1)介导IGF-1基因对糖尿病ED(DMED)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MED动物模型,诱导糖尿病8周后,应用阿朴吗啡(APO,80μg/kg)皮下注射进行阴茎勃起试验,筛选DMED大鼠模型。实验分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未治疗组,C组为单纯转染r AAV2/1-IGF-1组,D组为控制血糖组,E组为转染r AAV2/1-IGF-1组+控制血糖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IGF-1和NOS基因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检测阴茎海绵体内压。结果:C、D、E组IGF-1和n NOS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IGF-1和n NOS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评分分别为(71.90±3.04)%、(4.16±0.15)分和(72.33±7.12)%、(4.32±0.28)分,均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阴茎阴茎海绵体内压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阴茎阴茎海绵体内压为(230.69±8.34)mm Hg,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 AAV2/1介导IGF-1基因对DMED大鼠能够显著提升IGF-1和NOS表达,增加阴茎海绵体内压,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三维可视化触屏平台这一新技术在外科规范化教学中的探索,分析其特点和教学应用前景。方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讨会上,对广大教育者进行培训,内容是利用该平台展示外科教学案例并总结经验,通过评分表打分,每项5分为最高评价,1分为最低评价,最后收集反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加本环节的受试者共106人,年龄24~65岁。培训前对于将三维可视化触屏平台引入临床教学持中立态度(3.41±1.44),培训后则明显考虑将本平台引入临床教学(4.25±0.84)(P0.001)。培训后大家觉得本平台能够很好地将复杂解剖清晰立体化,在平台上运用真实案例进行学习非常有助于临床教学,为改进住院医师的培养提供了有用信息,分值均在4.20以上。结论三维可视化触屏技术的不断应用有助于培养外科住院医师良好的形象思维和诊断能力,将进一步影响今后的教学和诊断模式,协助规范住院医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以期促进损伤神经再生修复.方法 (1) 用贴壁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细胞 (HUMSC) , 同时进行分离, 提纯和鉴定; (2) 构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其转入HUMSC, 构建NT-3-HUMSC细胞, 体外检测其存活情况及NT-3表达情况; (3) 筛选作用于SOCS3的特异性靶点, 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 设立阴性对照, 设计并合成SOCS3-siRNA, 同时在体外检测功能; (4) 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为:I.假手术组10只;Ⅱ.T12全脊髓横断损伤模型40只, 随机分为4组, 生理盐水治疗组10只;siRNA+NT-3-HUMSCs治疗组10只;NT-3-HUMSCs治疗组10只;SOCS3-siRNA治疗组10只.以上各组造模成功后, 分别存活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 (5) 对SD大鼠进行灌注固定和取材, 观察局部胶质疤痕降解情况和轴突再生情况, 同时运用生物素化葡聚糖 (BDA) 荧光顺行追踪取损伤移植区-宿主交界处头尾侧脊髓组织, 镜下观察皮质脊髓束再生的情况.结果 (1) siRNA+NT-3-HUMSCs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横断脊髓空洞明显缩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BDA顺行追踪结果表明siRNA+NT-3-HUMSCs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神经轴突生长明显; (3) 神经电生理检测损伤12周后治疗组P40潜伏期较假手术组缩短, siRNA+NT-3-HUMSCs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潜伏期缩短明显, 波幅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可以促进损伤神经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