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基因(OPN mRNA)在两种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41例经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标本,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OPN mRNA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并对表达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OPN mRNA表达量为(42.38±5.41)×103 copies/μg,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OPN mRNA表达量为(1.26±0.14)×103 copies/μg,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OPNmRNA表达量显著性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P<0.01).结论 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OPN mRNA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差异性可能与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的预后和复发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32.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1995—09—04因急性阑尾炎在当地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周切口愈合良好,但右下腹仍有持续性疼痛,3周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并见有肉眼血尿,无发热,经应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1996—04—11因症状反复多次发作第一次入我院治疗。查体:  相似文献   
33.
罗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01-101
髌骨骨折是创伤外科中的常见病,多数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联合所致,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对于严重粉碎的骨折或是髌骨下极粉碎的骨折,用克氏针张力带效果不佳,处理不好会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3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袁红平  罗林  白刚  曾毅  左频  倪炜 《云南医药》2008,29(1):44-46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病人的15%~20%。其中恶性脑膜瘤(Malignant meningionmas)约占1%~2%。单一治疗方法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较差。我院于2004年8月~2006年8月间共收治12例恶性脑膜瘤,均经术后病理证实,采用综合治疗后取得较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术前介入栓塞治疗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探讨显微外科切除颈静脉球瘤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静脉球瘤患者资料,均术前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然后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2~3天后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11例患者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均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或减轻;栓塞后行开颅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少、显露好,全切除肿瘤9例。结论:颈静脉球瘤术前栓塞治疗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有重要作用,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颈静脉球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CT表现。方法:利用多幅螺旋CT对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68例患者进行CT扫描。68例患者中发现98个股骨头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坏死,坏死股骨头内表现为不规则片状密度增高影,骨小梁增粗变形。65个股骨头内出现囊性改变,33个股骨头变形,32个股骨头合并关节腔内积液。结果:CT在发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病变范围等方面优于常规X线摄片。CT扫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炎性过程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喂食普通兔料)、高脂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阿司匹林组(喂食高脂饲料并给与阿司匹林干预),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斑块区环氧合酶-2(COX-2)、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情况。结果病理学大体观察,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阿司匹林组斑块/内膜面积比分别为0%、(59.6±13.7)%和(49.3±7.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参数分析显示,斑块最大厚度、管腔狭窄度和斑块所占周径比值3个指标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斑块区COX-2表达、巨噬细胞含量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也低于高脂模型组。结论阿司匹林能明显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大小及程度并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抑制斑块内COX-2的表达以及后继的炎症过程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癌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的资料,找出其特点。结果:30例中胰头癌20例,胰体癌6例,胰尾癌2例,胰头颈部癌3例,胰体尾癌1例;肿瘤直径〉2cm 22例,〈2cm 8例;CT平扫呈低密度改变20例,等密度5例,水样密度液化坏死5例。增强扫描均有不均匀性强化;另有胰周脂肪层消失1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23例,合并胰管扩张25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及分支受累等18例;腹腔淋巴结肿大10例;肝脏转移6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胰腺癌是一种无创性方法,是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分娩时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8.1)、EMbase(1980-2008.1)、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1期)、CBM(1978-2008.1)、CNKI(1979-2008.1),同时筛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收集有关比较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RevMan4.2.1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5909例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比较进行分晚镇痛.母亲对局部应用阿片类药分娩镇痛疼痛缓解更满意[RR=I.63,95%CI(1.27,2.09)],两组5min新生儿Apgar评分〈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40,1.01)]:结论现有证据显示,与局部用药比较,全身心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母亲对分娩疼痛缓解更满意。但两组均存在对母亲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因此,要证明哪种途径应用阿片类药进行分娩镇痛更加有效和安全,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0.
低强度红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强度红激光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 38例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患者 ,采用低强度红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 5 0min ,疗程 15d ,观察和分析治疗前及后 5、10、15d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 -T改变及平板运动试验的变化 ,并与 30例心绞痛常规治疗作对比。结果 激光治疗在控制心绞痛有效率、缺血性ST -T改变的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也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结论 低强度红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