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12.
目的探索端粒长度变化与女性卵巢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本院2006.3~2008.7住院治疗的各个年龄段的育龄女性及卵巢早衰患者正常卵巢组织标本66例,常规酚一氯仿法提取组织DNA后与端粒寡聚核苷酸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γ-32P检测及光密度扫描法测定端粒平均长度。结果各年龄段TRF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其TRF值有下降的趋势,在20~35岁,36~55岁两年龄段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35岁后其TRF值为6.64+0.21kb,在56岁后其TRF值为4.41+0.09kb,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当FSH值小于30U/L时,其TRF值虽有下降趋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FSH为31~40U/L时,其TRF值5.76±0.23kb,与前2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卵巢早衰组与正常绝组的TRF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卵巢早衰组女性的TRF值明显长于正常绝经组。结论对于正常女性来说,卵巢皮质TRF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由于导致卵巢早衰的病因复杂及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较多,导致端粒长度变化与卵巢功能相关性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确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单极针状电极在子宫纵隔切除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将43例行子宫纵隔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单极针状电极切除子宫纵隔组(研究组)18例,单极环状电极切除子宫纵隔组(对照组)25例,观察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3个月官腔镜下形态。结果 对纵隔基底〈1cm者,两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官腔镜下官腔形态均基本正常。纵隔基底〉1cm者,两者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状电极在子宫纵隔切除术中操作简单,损伤小,预后好,有广泛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孕妇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行腹腔镜下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B组行阴式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C组行清宫术。对比分析三组CSP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总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超声检查情况以及三组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时间及总住院费用:A组B组C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C组A组B组。3组患者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A组的26.00%、C组的38.00%(P0.05)。术后6个月超声检查提示A组、B组切口处厚度明显优于C组。3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正常妊娠状态、再次子宫瘢痕妊娠率、稽留流产率及输卵管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未妊娠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A组、B组未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可将腹腔镜及阴式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作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优选方案,对于阴道条件好者,可首选阴式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其具有恢复时间更短、切口愈合更佳、术后再次妊娠时发生CSP的概率更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卵巢肿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春期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年龄在10~19岁青春期卵巢肿瘤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畸胎瘤1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卵巢恶性肿瘤3例。肿瘤发生部位:左侧12例,右侧10例,双侧3例(畸胎瘤2例,巧克力囊肿1例)。手术切除患侧附件5例(3例为恶性肿瘤,2例为蒂扭转),其余行卵巢肿瘤剔除术。结论:青春期卵巢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且生殖细胞肿瘤占多数,除非证实为恶性肿瘤,手术应尽量保留卵巢组织;腹腔镜手术可迅速诊断及治疗卵巢肿瘤,更适合于无禁忌症的青春期患者,以减少手术创伤。重视对其生殖功能的诊治,使青春期女孩的生殖健康得到更好地保护。  相似文献   
16.
宫颈妊娠是少见的异位妊娠,常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宫颈妊娠治疗并不难,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重视不够,往往引起误诊.本文对我院1994~2000年收治11例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其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减少误诊,减少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拖.  相似文献   
17.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主要是对体外受精(IVF)后发育到6~8细胞的胚胎,在显微操作系统下活检其中的1~2个卵裂球或对囊胚期胚胎活检其滋养外胚层细胞,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快速的遗传学诊断后.选择正常健康的胚胎植入子宫内,从而获得健康的胎儿。PGD是辅助生育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双极电切子宫内膜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双极电切子宫内膜28例,采用以生理盐水为膨宫介质的官腔镜双极电切术,单极电切子宫内膜35例,对比观察其治疗优越性。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者手术时间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术后疗效无差异,双极电切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官腔镜下双极电切子宫内膜手术易于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化汤联合甲氨喋呤在早期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生化汤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2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显著性提高(P0.05);同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显著改善(P0.05);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可以使得患者的血β-HCG水平以及包块消失时间显著缩短,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安全性显著,对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异位妊娠这一妇科常见多发病寻找新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