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目的比较内镜、腹腔镜下对于5 cm以内小型间质瘤治疗临床评估,拟对小型胃间质瘤探寻最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近4年术后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肿瘤直径≤5 c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9例行内镜治疗(138例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1例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55例行独立腹腔镜治疗,针对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术后随访等多角度对比分析。结果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内镜组在不同瘤体大小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间质瘤最常见部位为胃底(68%vs.49%),其次为胃体(29%vs.42%);腹腔镜组瘤体直径大于内镜组[(1.22±0.72)cm vs.(2.96±1.36)cm,P<0.05]。围手术期间术后出血、发热、穿孔、腹膜炎发生比例接近,术中出血腹腔镜组出血量及手术耗时以及治疗费用均大于内镜组(P<0.05)。术后随访上,只有内镜治疗组内出现病灶溃疡1例(1/139)(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切除直径5 cm以内的胃间质瘤是安全可靠的,内镜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疗效接近,但创伤更小、出血等并发症更少,患者治疗负担更轻。  相似文献   
62.
微泡超声造影剂:一种新型的药物靶向载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药物携载是目前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使得药物安全、有效、靶向性地导入体内特定器官、组织并使其释放在靶细胞内是研究的重点.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药物载体,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有关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药物载体的作用原理、制备要求、制备方法、特点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3.
刘红梅  周晓荣  罗亮 《护理研究》2006,20(11):2872-287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20例AMI病人病历,依院前延迟时间(PDT)〉3h为界限,将入选的120例分为延迟组和对照组,收集包括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特征(是否独居、有无人照顾)、离家最近的医院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等,并进行分析。[结果]120例AMI病人,延迟就医时间1h~17h,中位数时间3.1h。延迟组与对照组比较,延迟组病人年龄大、首发症状为典型胸痛、独居或缺乏照顾、居家附近医院级别低以及既往有糖尿病史的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组夜间发病率高、来院方式以呼叫“120”和出租车的比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大、夜间发病、首发症状为胸骨后及左上肢疼痛、既往有糖尿病史、独居或缺乏照顾、居家附近医院级别低、来院方式与延迟就医相关,而性别、心绞痛史、自行治疗、文化程度对延迟就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4.
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对剖胸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对剖胸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剖胸术后康复出院的患者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术后常规卫生宣教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处理基础上,予以为期6个月的院外呼吸训练,以上门访视、电话随访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呼吸肌训练。结果干预6个月时研究组GQOLI-74量表的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指导明显提高了剖胸术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及纹状体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Longa 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再灌注24小时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n=10):假手术组(S组);大脑中动脉阻断组(MCAO组);电针预处理组(EA组):缺血再灌注前行电针刺激百会穴预处理30min,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断头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梗死区及正常组织的大体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皮质、纹状体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组脑组织大体形态正常,细胞结构完整.MCAO组脑组织出现梗死灶,组织出现空泡状坏死.S组皮质、纹状体表达少量炎症因子IL-1β,与S组比较,MCAO组各脑区炎症因子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MCAO组比较,EA组皮质、绞状体IL-1β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但高于S组(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下调皮质、纹状体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可能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6.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从青年到老年均可罹患,而以中壮年为主,其中神经根型占颈椎病的73.2%。我们通过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检测,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诊断的意义和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复发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将329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实施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184例,在胰腺炎控制后14d内同次住院期间实施LC;延期手术组145例,在胰腺炎缓解出院后8周至12个月实施LC。结果早期手术组有8例术后复发急性胰腺炎,复发率4.3%;延期手术组5例术后复发急性胰腺炎,复发率3.4%。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细小结石是导致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实施LC后复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早期实施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示踪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拟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locare螺旋型鼻空肠管经鼻带导丝置入胃腔,通过尾端注水人工制造多普勒效应,彩色多普勒示踪通过幽门,无强阻力下持续推送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段,腹部X线平片最终确认鼻空肠管位置后拔出导丝固定鼻空肠管行EN支持治疗.结果:彩色多普勒示踪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30例,成功26例(86.7%),失败4例(13.3%),术中所有患者病情均无特殊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示踪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置管技术,为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9.
氨茶碱调节大鼠支气管平滑肌L型钙通道的活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氨茶碱对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L-L_(Ca))的作用。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n=10),B组为氨茶碱组(n=10),观测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L-L_(Ca)在正常时及给予氨茶碱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氨茶碱治疗后大鼠的L-L_(Ca)与正常对照组大鼠通道开放概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氨茶碱组通道开放时间常数(τ_(O1)和τ_(O2))不变,关闭时间常数(T_(c1)和T_(c2))延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L-钙通道的活动经氨茶碱治疗后活动减弱,表现为通道开放时间常数不变,关闭时间常数延长。结论 氨茶碱通过缩短L-L_(Ca)的开放时间来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可显著抑制大鼠L-L_(Ca)的活动,促进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舒张。  相似文献   
70.
Dilmanian  H  Aronow  W.  S.  Das  M.  罗亮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7,3(7):30-3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症状发作至直接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时间在386例男性中为18±23h,154例女性中为19±24h(P值无显著意义);27例黑人为14±19h,493例白人为19±23h、20例其他人种为13±11h(P值无显著意义)。144例年龄≥70岁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6%,396例年龄〈70岁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1%(P〈0.005)。386例男性和154例女性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2%和4%(P值无显著意义)。493例白人的院内死亡率为2%,27例黑人为4%,20例其他人种为0%(P值无显著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