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分别建立测定葛根和粉葛中的Pb、As、Hg、Zn和Se元素的方法。方法分别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和Zn,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和Se。结果根据建立的方法,测定了葛根和粉葛共10批样品的五种元素的含量。结论各元素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低价高效。  相似文献   
32.
骨质增生一贴灵由当归、丁香、肉桂、冰片、薄荷脑等中药制成的橡胶膏剂,具有活血化瘀,散寒通络,祛风除湿,软坚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肢体沉困、麻木,活动不利,颈项强直等症。为控制产品质量,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当归、丁香、肉桂、冰片、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3.
妇炎康胶囊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妇炎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香附、赤芍、桂枝、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香附、赤芍、桂枝、黄芪;延胡索乙素在0.92-4.630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98.86%,RSD3.4%。妇炎康胶囊样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为0.17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发热常用药物的规律和特点,为肿瘤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6年的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118篇文献中的处方用药归类,查出其性、味、归经,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东方灵盾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WTM),对符合标准的360篇专利主题词进行在线统计分析。结果:对文献里涉及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柴胡、黄芩、当归、人参、地黄、白术、黄芪、知母、白芍。文献收录的156味中药多为清热药及补益药,性多寒、温,味则以苦味为先,其次为甘、辛,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肺、心经。对WTM数据库检索专利进行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茯苓、生姜(干姜)、党参。结论:苦寒入肝经药物为治疗肿瘤发热的常用药,常用药物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  相似文献   
35.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7种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生物碱和黄酮类7种成分,验证此方法在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应用的可靠性和方法适用性。方法 以氧化苦参碱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6种成分(氧化槐果碱、槐定碱、N-甲基野靛碱、苦参碱、槐果碱、三叶豆紫檀苷)的相对校正因子进行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对这7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结果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氧化槐果碱、槐定碱、N-甲基野靛碱、苦参碱、槐果碱、三叶豆紫檀苷的f值分别为0.789,1.872,0.408,1.533,0.953,0.409;2种计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质量评价模式可用于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多指标成分的同步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并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浓度为0.50~2.00 mg/m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逐渐上升,呈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同样浓度下(1.00 mg/ml),苦参碱增殖抑制作用强于氧化苦参碱[24 h、48 h和72 h时苦参碱组分别为(42.39±0.04)%、(51.69±0.03)%、(78.98±0.05)%,氧化苦参碱组分别为(21.36±0.02)%、(36.16±0.02)%、(61.24±0.13)%;P均<0.05]。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浓度为0.25、0.50、1.00 mg/ml时SMMC-772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同样时间点(48 h),苦参碱对细胞凋亡的诱导强于氧化苦参碱[0.25、0.50、1.00 mg/ml时,苦参碱组凋亡率分别为(4.08±0.20)%、(4.32±0.19)%、(9.93±0.18)%,氧化苦参碱组分别为(2.20±0.18)%、(3.08±0.26)%、(9.01±0.20)%;P均<0.05]。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37.
蜂胶(propolis)是蜜蜂采集植物芽苞和树干上的树脂并混入其上腭腺分泌物及蜂蜡所形成的粘性物质.[1]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2].近年来蜂胶己成为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瞩目的新的药物资源.目前国内的蜂胶制品多为粗加工产品,有些口感不好,将蜂胶制成滴丸,便于服用.崩解快,病人易于接受.蜂胶滴丸的制备工艺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中我们对蜂胶滴丸的制备工艺及其含量测定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开发蜂胶复方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马开  秦文杰  马龙 《中医研究》2004,17(6):55-56
随着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来,联用技术除了在中药成分分析测定方面不断发展与普及外,在药材的比较鉴定、有效成份的提取和分离、资源的利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也得到了开展.本文着重对联用技术在上述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9.
HPLC测定强力枇杷露中罂粟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力枇杷露中罂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钠水溶液(含0.2%三乙胺,磷酸调pH 3)(25∶75)为流动相,流速 1 mL·min-1,柱温 40 ℃,检测波长240 nm。结果:罂粟碱在0.020 1~0.100 5 μg质量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1%,RSD 2.3%。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强力枇杷露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0.
关于腺病毒引起的小儿肺炎,近年来国内外报告较多。青岛地区曾于1963年冬至64年春有肺炎流行,病情比较严重,仅我院儿科从63年10月起至64年5月份止,在八个月的时间内,共收治238例肺炎患儿,为了解本地腺病毒肺炎的流行情况,在微生物教研组和青岛医学科学研究所共同协作下,对238例肺炎进行了病毒分离,其中腺病毒分离结果阳性者57例,其中3型24例,7型18例,6型1例,未分型者14例,双份血清补体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