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目的:探讨早期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30例,其中早期手术15例,脑疝后手术15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脑疝后手术组的重度致残和植物状态的总比例为46.67%,病死率26.67%;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的26.67%及13.33%。结论:早期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2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脑-肠轴”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系统,参与GERD的发病。本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阐述现代医学、中医学对“脑-肠轴”的认识,基于“脑-肠轴”功能异常为GERD的发病机制,提出与之相应的中医病机为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治疗当以和胃降逆为基础,并调畅肝、脾、肺气机,恢复“脑-肠轴”功能,为GERD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健脾通络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UniProt数据库,获得健脾通络解毒方活性成分及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CAG靶点;将二者取交集,获得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之后导入STRING数据库,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图;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健脾通络解毒方有效成分206个,靶点232个,CAG靶点783个,共同作用靶点91个,关键靶点涉及肿瘤蛋白p53(TP53)、蛋白激酶B1(Akt1)、Jun原癌基因(JUN)、白细胞介素(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胱天蛋白酶3、IL-1β、缺氧诱导因子-1和表皮生长因子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过程2 024个,细胞组成34个,分子功能120个...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紫龙金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紫龙金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培养液紫龙金浓度的差异,实验共设4组:(1)对照组:不加紫龙金干预的1640培养液;(2)紫龙金低浓度组:1.5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3)紫龙金中浓度组:3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4)紫龙金高浓度组:6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紫龙金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342核染色法及DNA梯度形成法测定紫龙金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紫龙金各剂量组的细胞计数在各时间点(24、48、72、96、120、144 h)明显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龙金各剂量组间的生长抑制率差异除低、中浓度组间在24、72 h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在不同时间点(24、48、72、96、120、144 h),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龙金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2)紫龙金使细胞阻滞在G_0/G_1期;(3)中、高浓度紫龙金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形成DNA ladder。结论紫龙金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我国的HP感染率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P根除率下降。中医药是治疗HP感染的新路径之一,在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综合论述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现状、优势、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从事该病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refractor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RHP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RHPI的患者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治疗组23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标准补救四联疗法治疗,疗程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进行治疗,补救四联疗法疗程10 d(纳入后第1~10天服用),中药疗程14 d(纳入后第11~24天服用)。观察停药8周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率,停药后和停药8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3%(21/23),高于对照组的82.6%(38/46),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治疗组在改善大便溏泻、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8周后,治疗组在上腹胀满、上腹疼痛、嗳气、反酸烧心、口干口苦、大便溏泻等单项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27.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对92例颅脑损伤患者、40例正常人,采用Clauss凝固法分别测定血浆FIB.结果 血浆FIB下降程度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血浆FIB分别为(2.24±0.51)、(1.71±0.46)及(1.09±0.34)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重型组血浆FIB低于中型组(P<0.05),中型组血浆FIB又低于轻型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对颅脑损伤可能具有诊断和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Hi25 CDLo127调节性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0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4 CDHi25 CDLo127调节性T细胞、NK细胞及NKG2D表达水平,并以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Hi25 CDLo127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8.4±4.1)%与(6.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5);肺癌组NK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5.6±8.3)%与(17.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P>0.05);肺癌组NKG2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83.3±4.9)%与(8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 0.05).CD+4 CDHi25 CDLo127调节性T细胞与NKG2D呈负相关性(r=-0.302,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下调NKG2D,参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二者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Cerb B-2及Ki-67在不同病理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转移等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样癌中ER、PR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和Ⅱ期ER、P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Ⅰ期Cerb B-2、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Ⅱ期和Ⅲ~Ⅳ期(P<0.05);G1级Ki-67阳性率低于G2、G3级,ER、PR阳性表达率高于G3级,Cerb B-2阳性率低于G3级(P<0.05);肌层浸润深度>1/2的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肌层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1/2组,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肌层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1/2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ER、PR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转移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在90例子宫内膜癌中,Cerb B-2与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erh B-2、Ki-67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不良预后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