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若治疗不及时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如能在其急性发作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避免病情进展及迁延.笔者自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9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为探讨LC术中胆囊管增粗的处理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1.5年内对17例胆囊管增粗病人行LC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直径0.4~0.5cm6例,直径0.6~0.7cm 5例、≥0.8cm 6例。在LC术中分别采用阶梯施夹法11例、大号钛夹法4例、圈套器法1例,8例置腹腔引流管。17例中16例LC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术。14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2例术后3d出现胆漏,经ERCP造影,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后21d治愈出院。提示在LC术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增粗的胆囊管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3.
84.
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巍  李龙芸 《癌症进展》2005,3(2):120-122,109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肺癌长期生存率的惟一途径.胸部X线片检查由于经济、射线量小、无创,与痰细胞学检查一起成为筛查肺癌的首选检查手段,但发现小肿瘤的敏感性较差.CT筛查肺癌可能促进早期肺癌发现、降低肺癌病死率,但CT常规剂量扫描由于放射剂量大,每次接受检查不符合体检筛查要求.由于空气与肺病变有较高对比,故降低放射剂量仍可能获得良好的胸部CT图像.低剂量CT接受的放射剂量仅是传统CT剂量的1/6.LDCT的筛查阳性结果是胸部X线片筛查的3倍;LDCT筛查发现恶性病变是胸部X线片筛查的4倍,LDCT筛查发现的工期肺癌是胸部X线片的6倍.LDCT筛查肺癌存在的争议:①LDCT筛查肺癌能否降低肺癌病死率;②LDCT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高及过诊问题;③LDCT筛查肺癌的误漏诊问题.  相似文献   
85.
本文回顾了1例88岁男性原发胆汁淤积性肝硬变合并乳糜胸患者的诊治。患者以发热、咳嗽、咯痰伴喘憋为首发症状,入院后发现胸水并确诊为真性乳糜胸。排除了肿瘤、结核等乳糜胸的常见病因后,结合腹部CT及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考虑为原发胆汁淤积性肝硬变导致乳糜胸形成。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多次复查胸片未见胸水生长。希望通过本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乳糜胸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6.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纳洛酮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洛酮组(26例)先用0.8mg静推,继以1.2mg静点;醒脑静组(26例)先用10mL静推,继以20mL静点;纳洛酮加醒脑静组(30例)同时应用以上两种药物。观察三组患者的清醒时间。结果纳洛酮加醒脑静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单用纳洛酮和醒脑静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用纳洛酮与醒脑静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使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比较钛膜和Bio-Gide生物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牙种植再生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Bio-Gide生物膜,对照组采用钛膜。记录、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植骨密度、术后4w骨厚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32/38)(P0.05);观察组的植骨密度和术后1w骨厚度分别为(2.742±0.283)mm、(2.518±0.275)g/cm~2,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7±0.319)mm、(2.006±0.294)g/cm~2(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12/38)(P0.05)。结论牙种植术中,Bio-Gide生物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患儿男性 8岁腹泻后皮肤出血点10d,黄疸伴酱油色尿8d,抽搐3次,于1998年4月15日入院。查体:Bp187kPa/120kPa,精神不振,贫血貌;皮肤黄染,有散在出血点;肝肋下3cm。实验室检查:Hg53g/L,Pt90×109/L,网织RBC145%,PT267s,FDP>320μg/ml,BUN337mmol/L,Cre575μmol/L,GOT167IU/L,TBil31μmol/L。尿液检查:蛋白3g/L,RBC30~50/HP,WBC2~5/HP,相差显微镜检示变形RBC占30%。双肾B超示双肾肿大,左肾大小:110mm×50mm×55mm,右肾大小110mm×44mm×46mm,皮质…  相似文献   
90.
杨超  陈颖  田巍  朱驹 《药学进展》2014,(9):649-655
抗黏着斑激酶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有过表达。研究表明,作为细胞内重要的骨架蛋白和调节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黏着斑激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迁移和侵袭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黏着斑激酶作为抗肿瘤靶点开发其抑制剂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综述黏着斑激酶的结构与功能、它与肿瘤的关联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