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亚硝酸盐法。结果 :脑缺血早期NO含量即有升高 ,以后逐渐下降 ,后期又显著升高 ;脑不同部位NO含量以顶叶、额叶升高明显。结论 :NO参与了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2.
43.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十二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南五省、市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在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召开。广西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卓霖、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正纾、河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史子彬、副书记王中正、副校长刘鼎业、湖北医学院党委书记王亚威、衡阳医学  相似文献   
44.
术后疼痛是一种不良刺激 ,使病人痛苦 ,并产生应激反应 ,不利于术后病人恢复。为缓解病人的疼痛 ,目前已有许多方法衡量一种方法是否可行 ,主要是根据其镇痛效果 ,病人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 3 ] 。为此 ,我们利用针刺能产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提高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的作用 ,将其用于术后镇痛。我们为术后针刺镇痛的效果作一客观评价。1 一般资料选择阑尾切除者 4 0例 ,随机分为A组 (针刺镇痛组 )和B组 (度冷丁组 )各 2 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均无明显差异 ,取T11-12 穿刺向上置管行连续膜外阻滞 ,术中均未用麻醉性镇痛药。2…  相似文献   
45.
依据坐骨神经钳夹术后不同类别纤维再生速率的不同,观察了粗纤维(A类)和细纤维(C类)与针刺足三里镇痛的关系。实验组大鼠神经钳夹损伤后依次存活10、15、20、25、30d,测定痛阈、屈肌反射检测及HRP逆行束路追踪。结果神经损伤后10d以前,电针刺激足三里痛阈差为0.054mA,在与坐骨神经相连属的脊神经节内均为小圆形HRP标记细胞(=8.7),仅见C类纤维传入所引起的屈肌反射;15d时,电针刺激痛阈差为0.196mA,此时脊神经节内除小圆形细胞外,出现大型HRP标记细胞(=3.3),屈肌反射可见长潜伏期的C类纤维传入反应及短潜伏期的A类纤维传入反应。20d后,痛阈差的恢复与脊神经节内的大型标记细胞呈同步增长趋势。结果提示:针刺足三里主要通过A类纤维发挥镇痛效应,C类纤维不是针刺镇痛的主要传入纤维。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电针印堂、足三里穴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0)的影响.方法:采用分过光度计检测其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抑郁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0)浓度为67.68±6.35 μmol/L,高于正常组55.10±2.24 μmol/L,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59.65±3.03 μmol/L,低于模型组,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一氧化氮(NO)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