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所致。绝迹了近40年的小儿先天性梅毒如今又卷土重来,由于过去发病率较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以致临床出现一些误诊或漏诊的情况。现将我科近1年来误诊的2例患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应用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采用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共10例12指,其中男6例8指,女4例4指;年龄21~53岁,平均34.6岁。切割伤3指,挤压伤7指,碾伤2指。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后期指甲生长良好,患指指端及指甲外观满意。结论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是治疗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男性性自慰致结直肠损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物嵌顿在结肠或直肠时常导致梗阻、穿孔、疼痛及出血等症状,需用特殊方法取出。近年肛门直肠异物的报道逐渐增多,并成为肛肠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将1例男性性自慰致结直肠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胆道内引流术(ERBD)对难以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性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对41例由7种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逆行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全部获成功.结果38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另3例下降约50%.结论ERBD能有效控制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黄疸,是临床上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术前血尿酸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诊断为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385例,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共81例为高尿酸血症组,余尿酸正常者为正常尿酸组(n=304)。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及无复流现象的发生,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2l%(8l/385);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高血压(58%比41%)、既往MI病史(11.1%比4.9%)、Kmip〉l级(26%比16%)、多支病变(63%比5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在TIMl分级〈2级、CTFC〉40、TMPG〈2级所占比例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增加PCI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石膏固定配合中药薰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6年9月-2007年6月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薰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5例,并跟踪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活动情况。结果:治疗优良率迭91.1%。结论:本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易于掌握,经济实用,患者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的耐药特点,并对其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149株,采用PCR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MRSA菌株149株中,CA-MRSA72株,HA-MRSA 77株.HA-MRSA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于CA-MRSA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mecA外,HA-MRSA的耐药基因[tetM、aac(6')/aph(2')、aph3'-Ⅲ、ermA和ermC]携带率和耐消毒剂基因(qacA/B)携带率均明显高于CA-MR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acA/B基因阳性的MRSA菌株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qacA/B基因阴性的MRSA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MRSA菌株的耐药性较CA-MRSA严重,并携带耐消毒剂基因,应引起院感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8.
脾创伤或门静脉高压并发脾功亢进,传统采用脾切除术。但术后免疫缺陷和暴发性感染显著增高。本文报道21例创伤脾和病理脾行腹膜后自体移植的4年随访资料。5例创伤脾采用游离脾片移植,其余均用带蒂脾片组织移植,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脾亢复发及再出血。创伤脾组恢复满意,脾亢组有较多并发症。术后6~48月测定脾存活及功能参数显示移植脾块存活且有功能。本文还讨论了自体脾移植治疗创伤及门脉高压并脾功亢进的实验和理论基础,移植脾的存活、功能、指征、手术关键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我们认为腹膜后自体脾移植术应作为创伤和病理脾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早期原发性肝癌一直是肝切除术的一个主要适应证。“先处理脉管,再切除肝叶”的典型肝切除术(规划性肝切除术),自50年代以来亦一直被认为是肝切除术的主流。然而,随着肿瘤生物学、免疫学的进展及肿瘤外科观念的转变。原发性肝癌的非典型肝切除(不规则性肝切除术)日受重视,应用日增。本文就我院近10年所行40例非典型性肝切除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0.
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是指通过手术置入空肠造口管,以管饲的方式提供营养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法,常用于胃切除术后患者。自2000年1月以来,我院共施行42例全胃切除术,其中有20例患者在术中置入了空肠造口管,早期给予管饲营养物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