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儿,男,9个月,因面色苍白半年余,诊断为MDS(RA),治疗后复查骨髓于2005~7~25第5次入院。患儿于3个月时因面色苍白、发热、咳嗽于2005~2~3第一次入院,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肝肋下1cm。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铁剂、抗感染、G—CSF等治疗,贫血改善,共住院8天,自动出院。结合骨髓检查出院诊断:①感染营养性贫血;②急性支气管炎;③粒细胞减少症。患儿5个月时又因明显贫血于2005~3~25第二次入院,入院体检除面色苍白外无其他异常体征。2005~3~28血清铁检测35μmot/L,饱和铁51μmol/L。给予EPO、苯丙酸诺龙等治疗,住院6天好转出院。出院诊断:①营养性贫血;②粒细胞减少症。2005~4~19因贫血加重第3次入院,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N-PN)与完全肠外营养(TPN)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1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7例(EN-PN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治疗,101例(TPN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PN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302.54±58.65)g/L和(39.21±6.54)mg/L均显著高于TPN组的(236.89±48.84)g/L(P<0.05)和(25.36±5.37)mg/L(P<0.01);EN-PN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7.1)小时、(6.6±3.8)天、(15.5±5.8)天,均显著少于TPN组的(79.6±14.6)小时(P<0.01)、(13.2±6.2)天(P<0.05)和(22.6±5.6)天(P<0.05);EN-P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和总住院费16568.35元均显著少于TPN组的40.6%(P<0.01)和28612.85元(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符合生理、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中以阳离子脂质体载体介导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其细胞外间质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19周龄SHR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n=6),反义(ASODN)治疗组(n=7,尾静脉β1-As-ODN 1.0mg·kg-1·20d-1,共3次),反向(INODN)治疗组(n=7),尾静脉注射β1-IN-ODN 1.0mg·kg-1·20d-1,共3次),另选同龄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为正常对照(n=6).常规方法测定尾动脉收缩压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I),Van Gieson染色法检测左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心肌MMP-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左室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结果(1)与WKY组大鼠相比较,28周龄SHR存在高血压,心肌肥大及纤维化;(2)与SHR组比较,β1-AS-ODN治疗组大鼠左室心肌β1-AR mRNA表达及MMP-2蛋白表达减少,血压及LVI、CVF降低.结论β1-AS-ODN在转录水平抑制SHR β1-AR的表达,在持久而有效降压的同时,可能通过减少心肌中MMP-2蛋白表达逆转左室肥大、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4.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临床罕见报告,1901年Barber报告一例。1931年Green和Pewer将此类急腹症命名为腹部卒中。国内曾先后报告10例,术前全部误诊,9例术中未能确定出血部位而仅行血肿清除或未作任何处理。1982年9月,作者收治一例自发性脾动脉破裂,为了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复习文献,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农民,住院号93402。因持续性腹部剧痛40小时于1982年9月15日入院。患者4天前感左肩部和腰背部不适,入院前40小时于夜间起床小便时,突感左上腹部剧烈疼痛,持续性,继为全腹痛,伴头晕,大汗。数小时后腹痛稍缓解。病后无呕吐、腹泻,无外伤史。体检:体温37℃,血压110/70,呼吸22,  相似文献   
105.
例一:女,33岁,因心悸,多汗,消瘦,食欲增  相似文献   
106.
既往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下简称甲心病),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及放射性碘。我院从1980年1月开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口服心得安联合疗法,连续4年无选择地治疗1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9例,女10例。年龄25~55岁,40岁以下12例,41岁以上7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0年。全组病例均有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和体征,并选行基础代谢率、~(181)碘摄取率、血清T_3及T_4测定,T_3抑制试验或甲状腺淋巴造影等进一步确诊。并有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扩大、心律紊乱、心力衰竭(一项或多项)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常规降脂(辛伐他汀20mg/d)和强化降脂(辛伐他汀40mg/d)治疗1月后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探讨短期强化降脂治疗对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7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被随机分为常规降脂治疗组和强化降脂治疗组.在接受同样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组分别接受辛伐他汀20mg/d和40mg/d治疗1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浓度.结果:降脂治疗1月后,常规降脂组治疗后Hs-CRP浓度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强化降脂组治疗后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常规降脂治疗组(P<0.05).血浆Hs-CRP浓度降低与血脂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s-CRP浓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旨在为该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选择鄞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纳入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2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总管损伤、胆漏、消化道穿孔)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 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7.6%)高于对照组(8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75.6%);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19.5%);观察组SF-36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5.1%)略高于对照组(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具有成功率高、康复快、预后佳等优势,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与优点。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至2018年5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6月,无切口感染,骨折均获坚固愈合,125例一期愈合,3例延迟愈合,无断钉发生,无膝、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操作简单,不需要切开显露骨折断端,对局部软组织损伤小,而且能防止骨折短缩及旋转,固定牢固,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在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对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应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38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无愈合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