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男患,52岁,因快速进餐时,突然觉胸骨后噎住感,接着出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无耳鸣及出冷汗,并跌倒在地失去知觉,当时旁人发现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现象。1~2分种后自己清醒,醒后仅感轻度头晕,对发作过程记忆不清。此次发作的前一年,在早餐时也曾类似发作过一次。此后,在平时吞咽速度快时经常会觉头晕、眼花、耳鸣,但无晕厥发生,进食慢时这种现象会消失。体检:精神佳,心律齐,心速80次/分,无杂音,腹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压16/10.7kPa。食道吞钡检查:食道钡剂通过顺利,扩张良  相似文献   
32.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达30%~60%,早期容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尤其是急性肺损伤(ALI),死亡患者中约50%合并有严重肺损伤或死于严重肺损伤。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发病机制复杂,胰酶、氧化损伤、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P物质等参与其发病。本文就近年来APALI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胰酶急性胰腺炎时,被活化的胰酶可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血循环至肺循环导致肺损伤,其中磷脂酶A2(PLA2)起重要作用。陈熹等[1]研究发现,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的急性胰腺…  相似文献   
33.
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同来源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对2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03至2005年痰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美国全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 共分离到肺炎克雷伯杆菌177株,产ESBLs66株,产ESBLs率37.3%。其中社区获得性感染株产ESBLs率18.2%;来源于普通病房院内获得性感染株产ESBLs率37.5%;来源于ICU院内获得性感染株产ESBLs率89.3%。产ESBLs菌株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菌株对头孢霉素类、三代头孢加酶抑制剂(克拉维酸)、亚胺培南敏感,本次实验未发现有耐亚胺培南菌株。结论 院内获得性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率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株,而来源于ICU的菌株产ESBLs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亚胺培南仍为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客观评价多索茶碱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第一部分随机对照,试验组22例,服用多索茶碱300~400mg,bid对照组21例,服用茶碱控释片200~300mg.bid,连续给药1周或4周,部分病例考察单剂量顿服的即刻平喘作用;第二部分开放试验20例。结果:试验药单剂量顿服1小时后效,于2~4小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EF达峰,作用可持续6小时以上。连续  相似文献   
35.
36.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据2001—2009年全美国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统计数据,术后PJI的发病率为1.0%~2.4%[1 2],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PJI发病率为2.5%(722/28 883)[3]。关节置换术是Ⅰ类切口手术,切口附近皮肤定植的葡萄球菌和其他革兰阳性球菌是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革兰阴性杆菌所致PJI所占比例低,但其感染来源、感染途径,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3]。本文对某院近年发生的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革兰阴性杆菌PJI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回顾,为术后PJI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7.
脓毒症(sepsis)是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控引起的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障碍,危重者可发生脓毒性休克,及时合理的抗菌治疗至关重要。国内外指南推荐:在确认脓毒症时应在1h内尽早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即所谓的抢先治疗;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留取合适的标本,但不能因为留取标本而延误抗菌药物的使用;推荐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应包括对抗所有可疑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或多种药物;在经验性抗菌治疗时,联合用药不超过3~5d,应当实施降阶梯。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本院近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评估依托自研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决策支持系统(aCDSS)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成效,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知识库,设计嵌入式程序植入住院电子病历(EMR)医嘱系统,依托集成知识库和规则引擎实现与医院各信息系统无缝衔接,对抗菌药物医嘱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全病例、专业化与精细化智能管控。从医院HIS和aCDSS中提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每例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抗菌药物使用医嘱明细和用量数据,对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人次比及使用强度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自2015年依托自研的aCDSS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以来,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4.18%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38.70%,碳青霉烯、超广谱酶抑制剂复合物、替加环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等超广谱抗菌药物以及糖肽类、抗真菌药的使用率和使用人次比呈持续下降趋势,其中前三类超广谱抗菌药物均较2015年下降近50%。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的使用强度2015年以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了29.6%和7.1%,而窄谱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则持续升高,近三年使用强度占全部抗菌药物的28.2%。结论通过依托信息化为主的综合管理,本院近6年广谱、高价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持续下降,窄谱抗菌药物使用占比逐年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结构持续优化,管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9.
肺泡蛋白沉积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罕见的肺部疾病,它的病理特征是肺泡腔内及远端小气道内堆积过量的PAS阳性的表面活性物质,导致呼吸困难。本文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近年来病因、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抗菌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合宜的剂量及给药间隔来达到期望的治疗作用。了解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即药代动力学特点,对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以及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均具有重要意义。比较重要的药代动力学指标有药物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蛋白结合率、血药浓度、组织分布、组织药物浓度、消除途径、消除速率(消除半衰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