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2 毒邪的治疗 针对毒邪的治疗,方法有消除毒邪、减少毒邪的产生、促进毒邪的排除、减少毒邪的毒力、扶正祛邪、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因此出现了攻毒、排毒、解毒和托毒等不同的治法。  相似文献   
42.
〔Nepple KG,etal.JUrol,2012,187(1):32-38〕在美国,每年有超过55000例患者诊断出肾癌,肾癌已成为男性第七大、女性第九大常见恶性肿瘤。研究显示肾癌的发病率近年呈稳步上升趋势,而总的发病率的升高却可能掩盖肾癌发病年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3.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身性炎性反应与多种人体病理状态有关联,其中包括肿瘤。而全身性炎性反应可以通过测定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象(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指标来评估。增高的CRP可提示多种肿瘤的预后不良,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样有类似的提示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治疗前较高的NLR与肾细胞癌(RCC)的不良预后有关联。作者指出,先前已有研究人员研究了治疗前NLR与RCC预后的关系,但至今没有人研究治疗后NLR的变化与RCC结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目的:明确甘草种子携带真菌及其致病性,对产自不同地区的4个批次甘草种子进行种子外部、内部携带真菌的检测与致病性分析。方法:通过将不同形态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显微形态学观察、以及16 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等方法确定分离真菌的种属,并将分离菌株回接到甘草幼苗确定其是否为致病菌。结果: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毛霉属Mucor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内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不同批次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和内部带菌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推测甘草种子内部带菌率。通过致病性测试确定具有致病性的真菌有立枯丝核菌R.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结论:结果可为甘草种子药剂处理预防种传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应用王玉玺教授毒邪治病理论辨治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ARPC)验案分析,初探本病病因包括气血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痰湿之毒凝结经络、瘀毒阻滞脉络,病机为"湿毒、瘀毒"阻滞络脉,拟方除湿化瘀解毒汤进行临床辨治,兼顾除湿、化瘀、解毒,佐以调和营卫气血,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46.
王玉玺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擅治疗疑难性皮肤病。现将王玉玺教授治疗多形性红斑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踝关节各韧带的形态学基础,分析踝关节易运动损伤的解剖学原因,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成人尸体下肢37例,将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完整、准确、清晰地暴露,观察韧带走行、分支及起止点。采用具有良好韧性的细金属丝,沿韧带的走行方向紧贴于韧带的表面,在细金属丝上于韧带起止点处做标记,用分规卡于2标记点。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 mm)测量内外侧韧带的长度和最宽处宽度。结果37例标本中14例距腓前韧带与教科书中描述有异。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条状分布,1条起于外踝前缘,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另1条起自外踝前缘稍下,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紧靠距骨外踝关节面前下方,位于上1条韧带的下方。三角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平均长度分别为(34.34±3.36)mm、(30.82±5.20)mm、(31.02±3.85)mm和(31.22±3.69)mm;最宽处平均宽度分别为(28.90±4.53)mm、(9.18±3.90)mm、(8.59±2.77)mm和(5.29±1.64)mm。变异的距腓前韧带上方韧带平均长度为(28.71±3.23)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6.63±0.95)mm;其下方韧带平均长度为(18.03±2.94)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4.78±1.46)mm。结论距腓前韧带是踝关节运动损伤中最易损伤的韧带,应加以重视和保护。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对踝关节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为临床对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在对踝关节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其变异的可能性,慎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手术修补方案,避免发生意外的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48.
化疗在抗肿瘤的同时,常伴发消化道毒副反应或造血功能障碍,影响治疗效果。近两年来,我科应用中药辨证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将我科收治的44例化疗副反应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治疗组)与一般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病例均为食管癌化疗后出现消化...  相似文献   
49.
通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玉玺  郭玉勤 《新中医》1996,28(2):25-27
应用自拟通瘀汤治疗辨证分型加减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80例,用药时间3-8个月,平均服药时间5个月。结果临床治愈56例,显效23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为研究雷公藤叶制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雷公藤叶经水提取、氯仿萃取、β-环糊精包合等工艺 ,制成雷络酯及其片剂 ,并采用薄层比色法控制质量。  结果 :制备工艺比较稳定 ,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结论 :该提取工艺可以富集有效成分 ,β-环糊精包合可减轻临床毒副反应 ,质控方法比较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