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朱渊红  王真  王新华  蔡宛如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83-2184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为4%~6%,国外研究证实机体氧化特性增加(氧化剂暴露的增加和/或抗氧化剂含量的减少)与COPD的病理生理学及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笔者检测了60例COPD患者血浆MDA、SOD、GSH、GSH—Px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低温干预起始时间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 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到缺氧缺血后0 min、60 min、120 min、6 h起始亚低温干预组、常温(37℃)恢复组、正常对照组(假结扎组),每组30只.每组20只于缺氧缺血后78 h处死,10只用于测定脑组织含水量,10只经灌注固定,冠状切片进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脑梗塞面积;另外10只于生后42d用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1)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常温恢复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2)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脑梗塞面积与常 温恢复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亚低温干预起始时间的延迟,梗塞面积逐渐增大;延迟6 h的干预仍有效;(3)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高于常温恢复组(P<0.05).结论亚低温干预效果与缺氧缺血后低温的起始时间有 关,延迟6 h的亚低温干预仍有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芦丁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芦丁20mg/kg,200mg/kg灌胃给药,以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观察芦丁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芦丁20mg/kg,200mg/kg体内试验中均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结论:芦丁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44.
福建叶下珠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福建叶下珠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NIH小鼠随机分为叶下珠高、低剂量组、联苯双酯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于造模之日起,叶下珠高、低剂量组分别以20 g/kg、10 g/kg叶下珠药液灌胃,联苯双酯组以0.15 g/kg联苯双酯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用12 d.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肝、脾脏器指数,并做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联苯双酯组、叶下珠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LT、肝指数、脾指数值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炎症坏死程度:5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模型组与正常组、联苯双酯组、福建叶下珠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联苯双酯组与福建叶下珠大、小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福建叶下珠能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活力和肝脾脏器指数,对肝细胞坏死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叶氏肾衰甲方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叶氏肾衰甲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清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5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积分值下降不显著(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UN、UA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Scr水平显著下降(P0.05)、e GFR水平显著上升(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cr、e GF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血清TGF-β1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氏肾衰甲方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可减少蛋白尿,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脏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中不同观察时间内肺静脉传导急性恢复的发生率,并评价再次电隔离术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56·4±12·3(45~73)岁;随机分为三组行CPVI,组A实现肺静脉电隔离不予观察,组B电隔离后观察时间30min,组C电隔离后观察时间60min,评价肺静脉传导恢复发生率并对其再次行电隔离术。术后随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消融术。组A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组B和组C。肺静脉隔离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三组中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B左肺静脉隔离后30min传导恢复8例(25%),60min电位恢复共10例(31·2%);右肺静脉隔离后30min传导恢复6例(18·8%)。组C左肺静脉隔离后30min传导恢复9例(30%),60min传导恢复共11例(36·7%);右肺静脉隔离后30min7例(23·3%)传导恢复,60min共8例(26·7%)传导恢复。平均随访6·7±2·3(4~9)个月,组A17例(60·7%)、组B27例(84·3%)、组C26例(86·7%)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P=0·04。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中肺静脉传导急性恢复率为30%左右,多数发生在肺静脉隔离后30min内,再次电隔离术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医院船传染病患者救护特点及护理组织与管理。方法分析医院船传染病患者救护特点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立培训小组,从临床实际出发制订并完善工作流程,严格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为传染病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治疗与护理。结果所有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技能及流程考核合格率为100.00%。接诊患者2 208例、住院患者113例,医疗救援中筛查出传染病患者38例,转运到医院船的肺结核患者18例,均未发生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在执行救护任务中医护人员实现了"零感染"。结论对医院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救护工作中规范传染病工作流程,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应对传染病的临床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48.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72岁,已婚。主因“劳力后心悸、气短40年,加重伴少尿、下肢浮肿2年,黑便1个月”于2006年12月22日入院。1966年因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就诊发现有“风湿性心脏病”,1997年于阜外医院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常规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近半年来剂量3mg 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 atio,INR)2~2.5。2年前心慌气短加重,尿量减少,下肢浮肿,并逐渐加重,经检查发现“三尖瓣大量返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实验旨在测定绵羊植入前胚胎在304不锈钢罐孵育器内的发育能力,为建立稳定的胚胎体外培养环境提供研究基础。本试验以绵羊孤雌激活胚胎和体细胞克隆重构胚作为测试样品,以不锈钢罐和MIC-101孵育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在不锈钢罐中培养效果同MIC-101相比,孤雌激活胚胎第7 d囊胚发育率达26.45%vs 24.84%(P>0.05);重构胚第7 d囊胚发育率达16.07%vs 16.84%(P>0.05)。结果表明,在密闭的304不锈钢罐内,气体环境和湿度水平保持稳定,符合绵羊早起胚胎体外培养所需环境。304不锈钢罐组合标准混合气体和恒温箱,是一种价格适宜、环境稳定、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孵育系统。  相似文献   
50.
①患者,男性,56岁.因阵发性房颤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而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房间隔穿刺后置入Lasso电极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