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彝族地区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乳腺癌(Ⅰ期65例、Ⅱ期200例)施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结果:265例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7例,切口皮缘坏死12例,上肢淋巴性水肿3例,3a生存率84.3%,5a生存率70.2%。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采用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受限,重视术中创面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局部的复发和转移,重视术后综合性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3.
水溶性药物8-氯腺苷多囊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氯腺苷(8-chloyo-adenosine,CA)是我国自行开发的抗肿瘤一类新药,现正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大鼠静脉注射CA,剂量为25 mg·kg-1时,第一相生物半衰期为0.83 min,较短的生物半衰期使该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制备长循环缓释脂质体在理论上可克服CA不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但是水溶性药物脂质体包封率不能提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大问题.本实验以CA为模型药物制备多囊脂质体,实验结果显示可显著提高水溶性药物的包封率.以该方法制备多囊脂质体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4.
不等高液平可定义为:在水平光束立位腹部片上,位于不同高度,但处于同一肠袢内的两个不同气-液面。一般认为此征是机械性肠梗阻的有力证据,虽然目前有许多学者放弃了此概念,另外亦有学者认为此征也可见于麻痹性肠梗阻。然而两种意见均缺乏大宗病例和严密的统计学分析的支持。为明确其鉴别诊断作用,作者通过病历和X线片的检索获得了75例肠梗阻病人的100次发病资料,其中62次是机械性肠梗阻,38次是麻痹性肠梗阻。年龄均超过12岁。诊断依据外科手术、肠造影检查、尸  相似文献   
65.
大脑深静脉及静脉窦血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大脑深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发病率低,国外文献多为个例或几例报道。随着CT、MRI、DSA等技术的临床应用,其发现率及诊断率均有明显提高。笔者主要介绍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66.
副乳腺又称为多乳头多乳房畸形,男女均可发生,女多于男(5:1),且常有遗传性。一般位于正常乳房上方近腋窝处。在经期、妊娠或孕期,副乳腺可出现肿胀、疼痛,甚至分泌乳汁。由于副乳腺也可发生癌变,常需要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切口有沿皮纹直切口、梭形切口、菱形切口等心,均有切口大、术后瘢痕长、瘢痕显露之弊。自2003年始至2007年4月,我们开展了经腋皱襞小切口副乳腺切除术,共治愈7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脊液鼻漏诊断及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06—2011-01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脊液鼻漏16例。术前常规行头颅平片、冠状头颅CT、三维头颅MRI检查,并根据影像检查判断漏口位置,根据漏口位置及大小决定手术方式,其中经颅脑脊液鼻漏修补11例,内镜辅助下经鼻修补5例。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经抗感染后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1例术后2周死于原发性颅脑损伤;其余病例随访0.5~5 a,均未出现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根据影像检查判断漏口位置及大小,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脑脊液漏修补,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跨窦急性硬膜外血肿并骨折发生脑静脉窦回流障碍(CVFO)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跨窦硬膜外血肿和/或骨折患者403例,所有患者均早期行MRV检查,部分行CTV检查。对CVFO患者给予早期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损伤占位效应明显且早期出现脑疝的患者,积极手术解除机械压迫。结果:跨窦硬膜外血肿并骨折131例,CVFO 107例(81.7%);单纯跨窦线形骨折242例,CVFO 100例(41.3%);跨窦凹陷骨折30例,CVFO 24例(80.0%)。跨窦硬膜外血肿并骨折与跨窦凹陷骨折患者的CVFO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跨窦线形骨折患者(P<0.001)。231例CVFO患者中有88例影像学随访3月,再通良好53例,好转18例,无明显改变16例,变差1例。结论:跨窦硬膜外血肿并骨折后并发CVFO的机率较高,且其风险随损伤程度而增大。早期诊断和尿激酶干预是静脉窦回流恢复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D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aphy,DSA)资料,回顾性分析二者检出颅内动脉瘤并描述相关形态特征的效能.结果 DSCTA在88例SAH患者中检出动脉瘤117个.2例疑有动脉瘤,5例未检出动脉瘤,对这些病例行DSA复查,4例确诊动脉瘤,3例未检出动脉瘤.以DSA结果为金标准,DSCTA检诊颅内动脉瘤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6.7%,准确性为96.8%.颅内动脉瘤体积越大,DSCTA诊断的敏感性越高.即便对于微小动脉瘤,DSCTA诊断的敏感性亦可达90%以上.此外,DSCTA对动脉瘤最大径和瘤颈宽度的测量结果与DSA基本一致.结论 DSCTA是一种无创、快速、可靠、有效的方法,能准确提供手术所需的影像学资料.DSCTA诊断动脉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DSA基本相同,在颅内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时较DSA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0.
在脑肿瘤中,脑膜瘤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多为实质性,发生囊性变着较少,据文献报告在4%~10%之间。我们复习了1989~1995年期间收治的脑膜瘤病例63例,其中4例为囊性脑膜瘤,占6.35%,均误诊为胶质瘤或转移瘤,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见附表2讨论2.1囊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