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按需口服达泊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原发性早泄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予以安慰剂治疗(每日晚餐后口服维生素C 0.1 g);B组帕罗西汀治疗(每日晚餐后口服20 mg);C组患者按需口服达泊西汀治疗(每次按需提前1~3 h服用30 mg)。疗程为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首剂治疗后和治疗4周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早泄相关问卷调查表中各项指标评分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组首剂治疗后IELT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与A、B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B、C组治疗4周后IEL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早泄相关问卷调查表中,治疗后射精控制能力、性交满意度及治疗满意度评分3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B、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达泊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的首剂效果显著,治疗4周后与帕罗西汀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相似;射精控制能力明显改善,且有更高的性交满意度及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bead cell sorting,MACS)方法从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分选CD133+/CD44+干细胞,为进一步功能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MACS分选前后PC-3细胞膜上CD133和CD44表达情况;观察无血清培养成球情况,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表达情况;比较细胞在分选前后的形态学、增殖能力方面的差异;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前后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蛋白情况。结果:FCM检测PC-3细胞CD133和CD44的阳性表达分别是(1.33±0.05)%和(0.87±0.06)%,而MACS分选后PAP分别为(84.82±0.07)%和(99.91±0.03)%;IF检测CD133+/CD44+细胞培养后继续呈阳性表达;CD133+/CD44+细胞增殖能力高于PC-3细胞(t=11.0,P=0.008)以及高于诱导后的CD133+/CD44+细胞(t=40.1,P=0.001);CD133+/CD44+细胞经过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后IHC和Western blot检测PAP表达呈阳性,而未诱导的CD133+/CD44+细胞表达呈阴性。结论:MACS从PC-3细胞株中分选的CD133+/CD44+细胞经过初步功能性鉴定具有干细胞的某些特性,可为前列腺癌干细胞的进一步探索充当铺垫。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新的肺腺癌分类在判断早期可手术的Ⅰb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第7版TNM分期明确诊断为Ⅰb期非小细胞肺腺癌。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病理亚型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168例患者中,无原位腺癌患者,2例患者为微浸润腺癌,51例患者为乳头状为主型,55例患者为腺泡样为主型,24例为微乳头为主型,20例为鳞屑状为主型,12例为实性为主型腺癌,4例为变异性腺癌(其中2例为实性腺癌,2例为胎儿型腺癌)。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淋巴管,血管侵犯(P=0.042)和不同病理类型(P=0.004)是影响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是同时影响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期的惟一因素(P分别为0.002和0.035)。[结论]新肺腺癌分类在预测可手术的Ⅰb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本研究探讨吉非替尼联合鸦胆子油乳二线对晚期NSCLC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8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吉非替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所有患者每月随访复查一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生存资料的资料。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为79.3%,明显优于对照组5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中位PFS为11个月;对照组的PFS为6个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7个月;对照组的MST为12个月;两组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并能改善治疗组KSP评分,故和常规放化疗比较,不良反应程度较轻。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鸦胆子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疗效较好,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明显的生存疗效;因其不良反应少,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后腹腔镜组66例(LRN组)与同期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手术组68例(ORN组)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40月,4例远处转移:2例接受免疫治疗加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病情稳定;2例接受免疫治疗,其中1例进展,1例死亡。结论:后LRN治疗局限性肾癌与传统开放手术的肿瘤控制效果相近似,但具有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复发转移者应首选索拉非尼等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6.
全膀胱切除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不同术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20例;年龄36~88岁,平均65.2岁。经腹腔镜手术101例,其中9例术中改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术式36例。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6例,占62.8%;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12例,占8.8%;回肠膀胱术20例,占14.6%;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9例,占6.6%;输尿管皮肤造口术8例,占5.8%;胃代膀胱术2例,占1.5%。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h,术中出血400~1 600mL,随访3~60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漏尿和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为肠瘘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术后晚期主要并发症有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等。获随访的原位新膀胱术者51例,白天控尿良好48例(94.1%),夜间控尿良好43例(84.3%)。获随访的72例中男性67例,其中41例自诉阴茎可勃起,占61.2%(41/67)。术后无长期尿失禁,未发现尿道肿瘤。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风险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适应证;原位膀胱术是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严重并发症少,不易复发,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7.
超声造影通过对肿瘤微血管的显影,反映膀胱肿瘤的良、恶性程度,提高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还能携带药物和特异性配体对膀胱癌进行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8.
遗尿症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遗尿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5例遗尿症患者行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压力流率及静态尿道压测定。结果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者4例,不稳定膀胱者8例,膀胱顺应性下降者9例,尿道压力升高者6例,尿道压力降低者2例。结论尿动力学紊乱是遗尿症的原因之一,尿动力学检查对遗尿症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正>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成人肿瘤的2%~3%,占泌尿系肿瘤的28.7%,全球每年约17万患者被诊断肾癌,7万人死亡,我国每年约2万人被诊断肾癌,7千人死亡,15%~20%患者在就诊时发现肿瘤转移。转移性肾癌对化学药物治疗及放疗效果欠佳,且副作用较大[1-2]。细胞因子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客观反应率仅为5%~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仅为3~5个月,使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讨论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PR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6月25日收治的1例PR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为33岁男性,行开放性左肾癌根治术,通过术后病理检验证实为左肾PRSS,免疫组化提示Vim(+)、FLT-1(+)、Ki-67 50%(+)、Bcl-2(+)、TLE-1(+)、CD99弱(+)、CD56(+)、myo-globin(-)、CK(-)、NSE(-)、Desmin(-)、WT-1(-)、EMA(-)、Syn(-)、CgA(-)、Syn(-)、CK19(-)、CK8(-)、CK18(-).术后患者拒绝进一步化疗,术后4个月复查彩超提示手术部位复发,共生存9个月.结论 PRSS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病理学特征为梭形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TLE-1(+)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