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2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篇
  1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构建基于In-fusion技术的高通量新型HIV表型耐药检测系统,用于临床表型耐药检测。方法 扩增LacZ基因,插入并替换原骨架质粒pLWJ-SV40-Luc中耐药检测片段构建新的骨架质粒pLWJ-SV40-Luc-LacZ,利用In-fusion定向克隆技术,将耐药检测片段插入到改造后的骨架质粒中构建耐药检测载体(RTV),并与膜蛋白表达质粒VSV-G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HIV假病毒,在药物干预下,通过检测感染细胞中Luc+表达量来反应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成功引入蓝白斑筛选改造出新的骨架质粒pLWJ-SV40-Luc-LacZ。36例临床检测样本成功扩增出30例,利用In-fusion无缝连接技术成功构建26例RTV,其中21株产生的假病毒具有活性。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所得的假病毒表型耐药检测结果与基因型耐药解释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出基于In-fusion技术的高通量新型HIV表型耐药检测系统,可应用于临床耐药检测,以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升降散汤药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汤药。采用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β、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IL-10水平并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PCT、IL-1β、IL-2R、TNF-α、IL-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升降散汤药能降低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有效性,适宜在重症肺炎中使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比在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i CT-M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onventional 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C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4月~2011年9月,30例连续单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根据患者自己的治疗意愿,11例采用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i CTMITLIF)进行治疗,19例采用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OTLI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医生和患者放射线的暴露剂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日,并采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和X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i CT-MITLIF组手术时间、患者放射线的暴露剂量均显著高于COTLIF组(P<0.05);而i CT-MIT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COTLIF组(P<0.05)。术后3 d MITLIF组腰痛VAS评分及术后1.5个月MITLIF组ODI评分显著低于COTLIF组(P<0.05)。术后X线评价融合率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三维CT导航下MI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索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胃肠道衰竭中的应用及其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胃肠道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结果 共2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胃肠道衰竭90例(44.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衰竭组患者预后显著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5%CI:1.03~1.09,P<0.001)、入院主诉排气排便停止(OR=7.02,95%CI:2.08~23.66,P=0.002)、血白细胞水平升高(OR=1.09,95%CI:1.02~1.17,P=0.015)、血白蛋白水平降低(OR=0.93,95%CI:0.86~1.00,P=0.048)、血肌酐水平升高(OR=1.02,95%CI:1.01~1.04,P=0.001)是胃肠道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即刻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和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诊断胃肠道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9和0.782。结论 胃肠道衰竭可显著增加AP患者的死亡风险。入院即刻APACHE Ⅱ评分和BISAP评分对胃肠道衰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对老年乳腺癌生存质量与体力状态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已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分析手术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体力状态及影响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患者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QLS-BC)内社会因子、躯体因子、信仰因子、心理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3.810、6.246、3.178、12.909,P=0.032、0.000、0.000、0.002、0.000);术后,患者体力状态显著高于术前,且无死亡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74,P=0.000);术后随访6个月,78例患者中,7例复发转移,71例未复发转移;两组肿瘤最大直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率、P53阳性率、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Ki67(>14%)与ER/PR阳性者未接受内分泌治疗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i67>14%、ER/PR阳性者未接受内分泌治疗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通过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与体力状态,而Ki67>14%、ER/PR阳性者未接受内分泌治疗为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36.
主要论述《临床试验通用稽查标准》起草背景、目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稽查内容与标准、稽查发现问题分级定义等,以期进一步完善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临床试验通用稽查标准的建立与执行,规范临床试验稽查工作,进而促进临床试验领域从业人员工作自律,规范临床试验过程,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真实、结果可靠,加速我国临床试验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提升行业临床试验稽查水平和临床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3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in liver and diabetic hepatosclerosis(DHS) of elderly ma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autopsy cases with T2DM (diabetic group) and contemporary 48 cases,non-diabetic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社区人群左心房应变率,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社区人群,共708例脱机处理,根据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二尖瓣环组织、肺静脉血流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分组:A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B组(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受损组)、C组(左心室舒张功能中/重度受损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测量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e和舒张晚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a。结果:①B组、C组SRs较A组降低,分别为(1.07±0.35)s-1、(0.90±0.24)s-1和(1.12±0.28)s-1(P<0.01),B组、C组SRe较A组亦明显降低,分别为(-0.79±0.35)s-1、(-0.65±0.29)s-1和(-1.02±0.33)s-1(P<0.01);SRa在B组高于A组[分别为(-1.60±0.58)s-1和(-1.48±0.47)s-1,P<0.05],亦高于C组[分别为(-1.60±0.58)s-1和(-1.24±0.48)s-1,P<0.01],且C组显著小于A组[分别为(-1.24±0.48)s-1和(-1.48±0.47)s-1,P<0.01]。②SRs、SRe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8和-0.366,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率,可间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9.
<正>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CCI)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发的长期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以持久性或进展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致死、致残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与临床上许多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其主要病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5 ~ 68岁,平均45岁.采用单侧切口工作通道下完成MIS-TLIF手术,在完成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同一切口经棘突根部向对侧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进行围手术期指标观察、影像学和疗效评价.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工作通道下顺利完成椎管内减压、椎体间融合和混合内固定,无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平均手术时间(148±75) min,术中出血量(186±226) ml,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2±15)h,平均住院日(6±4)d,手术切口长度平均(29±4) mm,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平均长度(52 ±6) mm.患者术后随访12 ~ 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和CT显示混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经棘突椎板关节突螺钉均穿过椎板和关节突关节,术后随访期间腰痛和腿痛VAS与ODI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F=52.845,P=0.000;腿痛VAS:F=113.480,P=0.000; ODI评分:F=36.665,P=0.000).结论 单侧切口MIS-TLIF采用混合内固定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