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初诊和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SDF1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A组)、5例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B组)、5例正常人或无重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C组)骨髓基质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SDF1含量。结果A、B、C三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SDF1含量分别为2941±374、2891±305、1583±157pg/ml,A、B两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SDF1增多,完全缓解后仍存在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42.
曾东风  孔佩艳  陈幸华  张曦  梁雪  高蕾  彭贤贵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07-1708,1712
目的 构建人HIF-1α的miR 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 利用已经构建成功的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pcDNATM6.2-GW/EmGFP-HIF-1α miR,通过BP/LR反应,将EmGFP-HIF-1α-miR表达框整合重组到产毒质粒pLenti6/V5-DEST中测序鉴定,用PLP1、PLP2和PLP/VSVG质粒共转染包装293FT细胞产毒,并利用GFP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滴度测定.结果 经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慢病毒干扰载体pLenti6/V5-GW/EmGFP-HIF-1α miR.结论 成功构建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慢病毒RNA干扰载体.  相似文献   
4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及文献报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发病机制多样,处理措施各异.结论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44.
用自身对比法分析观察血液病46例,FLI30例次治疗前后血象及临床疗效。化疗组FLI后两周WBC及BPC上升20%以上者分别为75%及70.3%;与自身单纯化疗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但Ret改变不明显。升血药组中急性粒缺疗效显著迅速,纯红再障一例经自身FLI后缓解两年未复发。AMF一例FLI17次仅有短暂血象改善,后加用维生D_3治疗后缓解15个月。慢性再障,难治性贫血及ITP疗效不显著不持久。FLI的细胞数量与疗效无明显相关、供受者ABO血型不同的FLI无不良反应。FLI疗效机制中体液因素比细胞因素似更重要。  相似文献   
45.
应用国产全反应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3例,完全缓解(CR)率为84.6%。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好转,直至CR。未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无骨髓抑制,副作用较轻。本研究表明RA诱导分化治疗是APL的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41岁。因发热、乏力、皮肤黄染8d入院。入院前3个多月始口服仙妮蕾德“五宝”,入院前9d始口服仙妮蕾德“三宝”,第二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乏力、头昏、纳差、皮肤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后出现头痛。小便呈浓茶色,有时为酱油色,无明显腰痛。门诊以“黄疸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前半年内未曾服用其他药物。既往有重症肌无力史,入院前5年已“治愈”。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08次/min,率齐。双肺未见异常体征。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10.2×109/L,RBC0.82×1012/L,HGB30g/L,HCT0.096,MCV117.1fl,MCH36.6pg,MCHC313g/L,PLT214×109/L,RET:44.4%,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10个/100个白细胞。血清ALT6U/L,白蛋白72.1g/L,球蛋白35.1g/L,总胆红素117.9μmmol/L,直接胆红素12.2μmmol/L,尿素5.43μmmol/L,肌苷63.5μmmol/L,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和间接均为强阳性,高铁血红蛋白定量1.3%,糖水试验、酸溶血试验、热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尿胆元阳性()。  相似文献   
47.
rhIL-3增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刺激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对柔红霉素(DNR)敏感性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细胞形态学、联苯胺染色观察rhIL3对AML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ML细胞内DNR浓度;用半固体培养法观察CFUAML产率。结果①rhIL3对体外培养的AML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但无明显诱导分化作用;②rhIL3不影响AML细胞对DNR的摄取与排泄平衡,但能增强AML细胞对DNR的敏感性。结论rhIL3与DNR联合应用,有可能提高临床治疗AML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铁性贫血本身诊断并不难 ,但有时其病因确立较难 ,其中消化道肿瘤作为其病因之一常易被忽略以致漏诊。我院近年收治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 31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6月间收治缺铁性贫血2 87例 ,住院过程中经检查发现其中 31例为消化道肿瘤所致 ,占缺铁性贫血病例总数的 10 8%。 31例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0例 ,年龄 34岁~ 76岁 ,中位数年龄 5 3岁 ,6 5岁以上者 14例。31例消化道肿瘤中 ,结肠癌 18例、胃癌 5例、小肠癌 4例、食管癌 3例、贲门癌 1例。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符合文献的…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探索GM-CSF基因治疗的可行性,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将小鼠GM-CSF cDNA逆转录病毒pLXSN/GM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然后感染富含造血干、祖细胞群体,经含G418的体外半固体造血祖细胞培养,表现出较多的G418抗性CFU-GM生成,用PCR和Southem Blot方法分别检测出转化细胞基因组中整合有Neo~R基因和GM-CSF cDNA,原位杂交显示转化细胞有较强的GM-CSF mRNA表达,在Dexter培养中,GM-CSF修饰组的成熟非粘附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GM-CSF重组逆转录病毒成功地转入造血祖细胞并获得了表达,为下一步体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