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70篇
内科学   40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3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1211篇
预防医学   40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44篇
  9篇
中国医学   362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im技术3D D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评价Tim(total image matrix)技术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在下肢动脉(腘股段和腘下段)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41例可疑下肢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im线圈、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并结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方法,行3DDCE-MRA检查。延迟时间采用试验团注(test-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组。所有病例均在1周内行动脉法DSA(IADSA)检查,对比分析3DDCE-MRA所示的轻度狭窄(≤50%)、显著狭窄(51%-99%)、完全闭塞(100%)的符合情况,并计算显示显著狭窄及完全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优良率为95.1%。与IADSA对照,3DDCE-MRA显示腘股动脉段显著狭窄及完全闭塞(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91.1%,特异性92.9%,准确性92.3%;显示腘下动脉段的敏感性82.2%,特异性75.4%,准确性83.9%;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总的准确性为87.5%。结论Tim线圈、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3DDCE-MRA是一种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无创、安全、可靠、实用的血管检查方法,对腘股动脉段狭窄的诊断更加可靠,但对细小血管(尤其足部)的分辨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EphB4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探讨EphB4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人工合成EphB4 ASODN,脂质体转染U87细胞。分别应用RT-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EphB4 mRNA和蛋白质,评估阻抑效应;并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采用Boyden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力。结果(1)由脂质体转染的EphB4 ASODN对U87细胞EphB4 mRNA和蛋白质表达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600nmol/LASODN作用于U87细胞72h,EphB4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0±0.05,EphB4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减弱。(2)各实验组EphB4 ASODN对U87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呈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性;以600nmol/LASODN作用72h,U87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68.70%,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抑制作用。(3)EphB4 ASODN诱导U87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4)EphB4 ASODN组U87细胞的跨膜数为17.82±2.35,与空白对照组及NSODN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hB4在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3.
24.
王东  熊明辉等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7,13(3):171-172,174,F002
骨质改变是鉴别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笔者收集了我院1985~1996年间有完整CT和病理资料的鼻腔及副鼻窦病变共110例,着重探讨CT图像上骨质改变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男性71例,女性39例,年龄20~72岁,平均54岁。110例病例中恶性病变74例,良性病变36例,所有病例都经病理证实(表1)。病变主体部位位于上颌窦59例(53.6%),筛窦13例(11.8%),蝶窦6例(5.4%),额窦1例(0.9%)和鼻腔10例(9.1%),21例病变侵犯广泛,多同时…  相似文献   
25.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院外PICC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娅利  韩克强  王阁  王东  谢家印 《重庆医学》2007,36(19):1984-1985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道,可减少患者由于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1],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强烈刺激,患者在输液期间肢体活动不受限,由于其操作相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而言直观且安全,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护理人员所接受.  相似文献   
26.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肺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患者出现血压变化时,常常因为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医生首先考虑高血压病本身出现病情变化,而不会首先考虑合并肺癌等其它疾病可能。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以血压变化”为主要症状,最后确诊为高血压病合并肺癌患者24例,现将其临床症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复方金银花擦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生国  王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05-1006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金银花擦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Novapak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冰醋酸-二甲基酰胺-水(2:0.5:20:90),检测波长275nm。结果:该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1.9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复方金银花擦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8.
应用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方法半定量分析了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50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PCNA阳性级者预后差,其中半定量分级与骨肉瘤术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PCNA表达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及骨样组织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9.
VEGF-C和VEGF-D蛋白表达在胰腺癌淋巴转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关系,阐明癌周淋巴管增生在胰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胰腺癌VEGF-C、VEGF-D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22/30)、57%(17/30),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其表达与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在VEGF-C、VEGF-D蛋白阳性组,淋巴结转移均显著增多。结论VEGF-C和VEGF-D与诱导胰腺癌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0.
放射治疗(放疗)是鼻咽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放疗过程中,许多患者经常出现口咽部反应,如咽部充血、疼痛、白膜、口腔粘膜溃疡等不良反应,轻者影响进食,重者迫使放疗停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笔者在临床中自拟四参三根二花汤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使用,进行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